题目内容
【题目】分析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艾滋病患者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该病毒会攻击人的免疫系统,导致人的免疫系统瘫痪,从而使人缺乏抵御病菌和病毒的能力,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从感染到发病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处在潜伏期的病人看不出明显的症状。
材料二:艾滋病可通过不安全性行为、静脉注射毒品、母婴传播、接触或使用血液制品等途径传播。由于艾滋病病毒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非常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不会传播艾滋病,甚至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一般也不会感染艾滋病。
(1)艾滋病的传染源是_____,HIV属于_____,HIV在结构上与人体细胞明显不同,其显著特点是无_____结构。
(2)来宾市中心血站对采集到的血液都要进行严格的HIV筛查,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_____。
(3)从材料中分析,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如此之快,是因为艾滋病从感染到发病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不易被发现,并且艾滋病有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和_____传播。
(4)目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致力于研制艾滋病疫苗,因为将疫苗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_____(选填“抗原”或“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答案】艾滋病患者 病原体 细胞 切断传播途径 血液 抗体
【解析】
(1)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
(1)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HIV属于病原体;HIV是动物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血站对采集到的血液都要进行严格的HIV筛查,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等)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
(4)疫苗通常是用低毒的和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会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杏仁能杀死昆虫,可以作为自制毒瓶的毒剂。果真如此吗?他们决定自己动手进行探究。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①取250ml玻璃瓶2只,标号为A、B.在A瓶中放入15克捣碎的杏仁,加水浸湿,在浸湿的杏仁上放一张吸收纸,拧紧瓶盖,放置48小时后备用。B瓶中除不加杏仁外,其他条件与A瓶相同。
②48小时后,将10只0.3克重的蚱蜢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放入A瓶和B瓶,拧紧瓶盖。
③观察并记录蚱蜢的活动状态,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60秒 | 70秒 | 80秒 | |
A瓶:加入捣碎的杏仁,加水 | 活跃 | 不活跃 | 死亡 |
B瓶:不加杏仁,加水 | 活跃 | 活跃 | 活跃 |
(1)在实验中,A瓶和B瓶除是否加入杏仁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杏仁_____(能或不能)杀死昆虫。
(3)有人认为蚱蜢不是杏仁杀死的,而是玻璃瓶中缺少空气而“憋死的”,你认为是否可能的?_____原因是:_____。
(4)如果要证明捣碎的杏仁只有加水后,才能起到毒剂的作用,则需要设置C瓶与A瓶进行对照,C瓶的实验处理是_____。
(5)该小组的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
【题目】某病人的血浆、尿液、原尿成分化验结果如下表。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成分 | 样品A(g/100mL) | 样品B(g/100mL) | 样品C(g/100mL) |
水 | 91 | 97 | 95 |
蛋白质 | 7.8 | 0.02 | 0 |
葡萄糖 | 0.1 | 0.1 | 0 |
尿素 | 0.03 | 0.03 | 1.8 |
无机盐 | 0.90 | 0.90 | 1.10 |
(1)从表中可知,样品_____是血浆,样品_____是原尿(填样品字母代号)。
(2)由血浆和原尿比较,可知肾小球有_____作用。
(3)从表中可知,样品C为_____,_____吸收了全部的____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