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下列不属于变态叶的是( )A. | 猪笼草的捕虫叶 | B. | 仙人掌的叶刺 | C. | 豌豆的叶卷须 | D. | 马铃薯 |
分析 变态叶是指由于功能改变引起的形态和结构变化的叶.叶变态是一种可以稳定遗传的变异,据此解答.
解答 解:在植物的各种器官中,叶的可塑性最大,发生的变态最多.苞片和总苞、叶刺、叶卷须、叶状柄、捕虫叶、鳞叶都属于是变态叶. 比如猪笼草的捕虫叶、仙人掌的叶刺和豌豆的叶卷须都属于是变态叶,马铃薯属于根的变态.
故选:D.
点评 变态叶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某班同学上实验课,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并完成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馒头碎屑或块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适量馒头块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2ml唾液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搅拌 | 搅拌 | B | 搅拌 | 搅拌 |
温度 | 37℃ | 0℃ | 100℃ | ||
水浴时间 | 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
现象 | 不变蓝 |
A. | 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作对照实验,在2号试管的A处加入2ml清水 | |
B. | 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3号两支试管进行实验,那么B处的处理方法是不搅拌 | |
C. | 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淀粉全部被分解为葡萄糖 | |
D. | 如果1号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而呈现蓝色,可能的原因是馒头碎屑太多、唾液太少、加热时间不够等 |
3.在探究“馒头在口腔内消化”的实验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B号试管中应加入2ml清水,与A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A、C两支试管进行对照试验,实验结果是A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A号试管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全部分解成了麦芽糖.
(3)下面是关于该探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C.
A、馒头变甜和牙齿的咀嚼及舌的搅拌无关.
B、如果加入2号试管里的是胃液而不是清水,结果是不变蓝色.
C、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淀粉酶消化了淀粉.
D、该实验中参与反应的是唾液中的蛋白酶.
试管编号 | A | B | C |
馒头碎屑或块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适量馒头块 |
试管中的加入物 | 2ml唾液 | 2ml唾液 |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A、C两支试管进行对照试验,实验结果是A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A号试管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全部分解成了麦芽糖.
(3)下面是关于该探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C.
A、馒头变甜和牙齿的咀嚼及舌的搅拌无关.
B、如果加入2号试管里的是胃液而不是清水,结果是不变蓝色.
C、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淀粉酶消化了淀粉.
D、该实验中参与反应的是唾液中的蛋白酶.
20.PM2.5是衡量大气质量的指标之一,以下与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PM2.5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 |
B. | 咽喉炎、咳嗽等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与PM2.5无关 | |
C. | 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 |
D. | 会使肺泡的数目增多,呼吸肌有力 |
7.图中的三条曲线表示不同食物成分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乙表示的物质是( )
A. | 淀粉 | B. | 蛋白质 | C. | 脂肪 | D. | 水 |
17.W如图所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特征,其中阴影部分表示二者的共同特征,那么此部分可以表示为( )
A. | 与遗传因素有关 | B. | 生来就有的 | C. | 由生活经验获得 | D. | 能伴随动物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