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1mm长宽的以下材料可以直接制成标本用于显微镜观察的是( )A. | 蜻蜓的翅膀 | B. | 黑色薄纸片 | C. | 厚玻璃 | D. | 橙子皮 |
分析 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
解答 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的标本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蜻蜓的翅膀是薄而透明的,以直接制成标本用于显微镜观察.黑色薄纸片、橙子皮不透明,厚玻璃太厚,不能直接观察.
故选:A.
点评 解此题关键是理解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4.下列有关营养组织与保护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保护组织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 B. | 番茄的果皮属于营养组织 | ||
C. | 所有营养组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D. | 二者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
1.结合“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探究设计:
活动准备:10毫升试管3只,200毫升烧杯2只,新鲜馒头、温度计、酒精灯、碘液等
设计实验方案:
①馒头的预处理:取新鲜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小刀细细地切碎、拌匀;C块不做处理;
②收集唾液:用凉开水漱口,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镊子取出棉絮,并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备用.
③取3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1,2,3然后做如图处理:然后将3只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
④5分钟后,取出3只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并观察记录试管中颜色变化.
实施方案,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2)根据设计回答问题
①向3只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这步操作所依据的原理是淀粉遇碘变蓝(或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②为什么将3只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37℃的温水有利于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
③现象1是不变蓝;现象2是变蓝色.
④1号试管与2号试管作对比时,探究的实验变量是唾液;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
⑤若进一步他那就“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应如何设计实验装置?设计与1号试管相同的实验装置,并放在100℃(高温)或0℃(低温)的水中.
(1)探究设计:
活动准备:10毫升试管3只,200毫升烧杯2只,新鲜馒头、温度计、酒精灯、碘液等
设计实验方案:
①馒头的预处理:取新鲜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小刀细细地切碎、拌匀;C块不做处理;
②收集唾液:用凉开水漱口,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镊子取出棉絮,并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备用.
③取3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1,2,3然后做如图处理:然后将3只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
④5分钟后,取出3只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并观察记录试管中颜色变化.
实施方案,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试管 | 加入物质 | 温度 | 实验现象 | 解释原因 |
1 | 馒头碎屑+唾液 | 37℃ | 现象1 | 原因1 |
2 | 馒头碎屑+清水 | 现象2 | 原因2 | |
3 | 馒头块+唾液 | 现象3 | 原因3 |
①向3只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这步操作所依据的原理是淀粉遇碘变蓝(或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②为什么将3只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37℃的温水有利于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
③现象1是不变蓝;现象2是变蓝色.
④1号试管与2号试管作对比时,探究的实验变量是唾液;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
⑤若进一步他那就“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应如何设计实验装置?设计与1号试管相同的实验装置,并放在100℃(高温)或0℃(低温)的水中.
18.具有高营养价值的腔肠动物是( )
A. | 沼虾 | B. | 珊瑚虫 | C. | 竹蛏 | D. | 海蜇 |
13.“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以下关于该诗句中两种动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鸟胸骨上的龙骨突上附着有发达的胸肌,它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 |
B. | 鸟飞行中,吸气时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在气囊内进行气体交换 | |
C. | 鱼鳃呈鲜红色,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这有利于其在水中进行呼吸 | |
D. | 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