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家庭制作甜酒时,常需将煮好的糯米冷却后,加入酒曲(内含酵母菌)并且将酿酒的器皿密封.若天气寒冷,还需采取保温措施,请完成下列问题.(1)加入酒曲的目的是: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然后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将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2)加入酒曲前,常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常温,为什么?避免高温杀死霉菌和酵母菌
(3)酿酒过程中将器皿密封的原因是制造无氧环境
(4)天气寒冷时,需要保温的目的是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酵母菌才能发酵产生酒精.
分析 制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是在无氧的环境中,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1)制作甜酒时要用到酒曲,加入酒曲的目的是:接种酵母菌,酵母菌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然后,让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2)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防止温度太高将酵母菌杀死,过低又会降低酵母菌的活性,因此一般需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常温后再接种酵母菌.
(3)酵母菌发酵需要无氧的环境,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才能发酵产生酒精,因此要将器皿加盖密封目的是形成缺氧的环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同时也防止了杂菌的进入.
(4)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去发酵,影响产酒,因此天气寒冷时,需要保温.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和酒精;
(2)避免高温杀死霉菌和酵母菌;
(3)制造无氧环境;
(4)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酵母菌才能发酵产生酒精.
点评 熟练掌握制作甜酒的过程、原理以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的知识,结合题意,即可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以下微生物中,其生活方式属于寄生生活的是( )
A. | 炭疽杆菌 | B. | 霉菌 | C. | 硫细菌 | D. | 根瘤菌 |
3.以下哪种植物体组织中的液泡相对较大,细胞壁较薄( )
A. | 分生组织 | B. | 保护组织 | C. | 输导组织 | D. | 营养组织 |
20.关于萨克斯的实验中“酒精脱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利用了叶绿素溶于酒精的原理 | |
B. | 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是易燃品 | |
C. | 经酒精煮过的叶片是透明无色的 | |
D. | 叶片脱绿后使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更易于观察 |
7.下列几项中,与小麦有关的生物因素是( )
A. | 阳光、土壤、空气 | B. | 田鼠、蚜虫、杂草 | C. | 温度、肥料、杂草 | D. | 农药、害虫、人 |
17.中午妈妈给放学回家的小敏准备了几道可口的菜肴,小敏看到青菜汤有着淡淡的绿色,而炒苋菜渗出了一些紫色的汁液,菜汤的绿色和苋菜的紫色分别来自于细胞的什么结构( )
A. | 均来自于液泡 | B. | 叶绿体和液泡 | C. | 液泡和细胞质 | D. | 线粒体和液泡 |
1.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4种生物之间存在食物关系,经检测这4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某种有机农药的情况如下,如果丙的数量增多,则下列正确的是( )
生物体 | 甲 | 乙 | 丙 | 丁 |
有机农药浓度 | 0.05 | 7 | 0.51 | 68 |
A. | 乙减少,甲、丁增多 | B. | 乙、甲减少,丁增多 | ||
C. | 乙、丁增多,甲减少 | D. | 甲增多,乙、丁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