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同学们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价。(注: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1)向NaOH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色。
(2)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确定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3)因为溶液变成了无色,小林说“稀硫酸一定过量了”,小林这么说的理由是___。
(4)为确定小林的说法是否正确,同学们又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稀H2SO4过量 |
方案二 | 取样,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成红色 | 稀H2SO4过量 |
上述方案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
【题目】为了测定实验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兴趣小组取2.5克样品与0.8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下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1、t2、 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
加热时间 | t1 | t2 | t3 | t4 |
剩余固体质量/g | 2.48 | 2.41 | 2.34 | 2.34 |
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多长时间后,该样品中的氯酸钾已经反应完全。
(2)计算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3)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题目】某化学实验小组对“影响石灰石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一一盐酸的浓度 和石灰石的颗粒大小等”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进行实验 室温下,选用20mL不同浓度的盐酸(4%和6%)分别与lg颗粒状或块状的石灰石进行实验( 固定夹持仪器略去)。
(1)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装药品前应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的做法是连接好仪器,拉动注射器活塞,然后松开手,若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开始实验时,应将20mL稀盐酸_____(选填“快速”或“缓慢”)推入锥形瓶中,以保证盐酸能全部推入锥形瓶中。
处理数据 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后,获得的相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取20 mL) | 石灰石固体形状(均取1g) | 二氧化碳的体积/mL(均收集前30 s的气体) |
a | 4% | 颗粒 | 64.0 |
b | 4% | 块状 | 40.4 |
c | 6% | 颗粒 | 98.2 |
d | 6% | 块状 | 65.3 |
(3)①要比较不同浓度的盐酸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写一组), 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②从上述实验得出石灰石的颗粒大小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结论是_________。
(4)如下表是实验时记录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和对应时间的一组实验数据(每间隔4s读数一次):
时间/s | 4 | 8 | 12 | 16 | 20 | 24 | 28 | 32 | 36 | 40 |
气体体积/mL | 16.0 | 22.2 | 29.4 | 39.3 | 50.4 | 57.6 | 62.0 | 64.7 | 66.0 | 66.0 |
从上表数据可以分析得出,到20s后反应速率逐渐变慢,其原因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