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以下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酸、碱性质的部分片段,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1)在白色点滴板的A、B两凹槽内分别加入少量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然后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则A、B凹槽内溶液颜色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盛有稀硫酸的试管里放入一根生锈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钉,过一会取出铁钉,用水洗净,铁钉表面变得很光亮,溶液颜色变成了____________色,利用此反应可清除铁锈,除锈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但除锈时不适宜将生锈的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稀硫酸中,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成员在准备探究氢氧化钠性质的时候,发现了一瓶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固体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假设并通过如下实验来验证假设, 请完成表格。
实验者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评价与反思 |
小军 | 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制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 发现有气体生成 | 全部变质,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 结论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小华 | 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制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变红 | 没有变质,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钠 | 结论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小红 | 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制成溶液。 ①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 ②然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①有__产生。 ②发现酚酞_________。 | 部分变质,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 结论正确.①实验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 |
(4)通过探究发现,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发生______________现象,还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三氧化硫也能与碱反应,请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当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时,却没有看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设计]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同学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甲 | 将稀盐酸慢慢滴入加有酚酞的NaOH 溶液中,并不断搅拌 | 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 |
乙 | U型玻璃管中__________边的红墨水液面下降(所加稀盐酸的体积忽略不计) | |
丙 | 用pH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情况 。 | 实验过程中, 不断搅拌得到的烧杯中溶液PH值变化曲线。 |
[结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丙同学实验中,根据pH曲线判断,当加入A溶液____(填名称) 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时, 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3)丙同学实验中,当加入l6g A溶液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后来,同学们一致认为乙方案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如图是某品牌化肥标签,为了验证该化肥的含氮量,分析和实验如下:
(1)通过列式计算判断此标签是否有错误。计算结果保留至0.1%
(2)根据国家标准碳铵化肥中碳酸氢铵含量不得低于95%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该化肥是否合格,利用图装置进行了三次试验假设杂质不发生反应
,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 | 1 | 2 | 3 | 平均值 |
样品的质量 | 16.0 | 16.0 | 16.0 | 16.0 |
浓硫酸增加的质量 | 3.41 | 3.39 | 3.40 | 3.40 |
①小华同学认为反应后浓硫酸增加的质量是氨气的质量,反应为
根据小华的分析,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至0.1%。
②小青同学认为小华的计算结果不能说明该化肥是否合格,理由是______。根播小青的分析,列式计算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并判断该化肥是否合格。计算结果保留至0.1%
【题目】小红同学用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蒸馒头时,发现蒸热后的馒头有气孔,但膨松效果一般;在妈妈的建议下,小红在使用碳酸氢钠的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食醋,蒸熟后的馒头膨松效果就理想多了,小红对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的作用原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查阅资料)膨松剂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因产生气体,能使面胚发起形成多孔组织,从而使食品具有松软或酥脆特点的一类物质,化学膨松剂中通常含有碳酸氢钠。
(做出猜想)小红同学对用碳酸氢钠在两次制作馒头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做出猜想:
猜想一:______。
猜想二:______。
(方案设计与实施)
小红同学分别对猜想一和猜想二设计了实验方案并实施验证。
试剂和用品:碳酸氢钠、稀盐酸、澄清石灰水仪器和其他用品自选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实验一 | 如图,取一定量碳酸氢钠于试管a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试管a内壁有小液滴,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猜想一正确 |
实验二 | ______ | ______ | 猜想二正确 |
(解释与结论)①依据小红同学对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的作用原理的实验探究,获得碳酸氢钠的两个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②在有酸性物质存在时,碳酸氢钠作用效果会更好的原因是______。
(评价与反思)①小红妈妈制作馒头时,在面团发酵后,常加入少量纯碱来调节面团的酸度。小红提出:能不能单独使用纯碱做膨松剂?要解决该问题需要设计实验验证纯碱是否具有______的性质。
②市售膨松剂大多是复合膨松剂,一般由三类物质组成:碳酸氢钠、酸性物质、助剂淀粉等
。结合上述探究,下列关于复合膨松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填序号
。
a 复合膨松剂保存时要注意防潮
b 复合膨松剂在加水揉面与蒸馒头的过程中均起到发面的作用
c 使用复合膨松剂前必须先将面进行发酵
d 在蒸馒头时复合膨松剂中助剂的作用可能是调节气体产生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