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测定镁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先称取混合物10g,放入一干净的烧杯中,然后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100g,平均分五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 0.12 | x | 0.36 | 0.4 | y |
(1)上表中x=_______、y=__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题目】〖科普阅读理解〗
1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新鲜的水果人人爱,但关于水果保鲜有很多传闻,现从科学角度对传闻进行解读。
传闻1:给橙子打蜡
霉菌是橙子最大的威胁,往橙子上喷液态石蜡是对付霉菌的有效方法,虽然用在食品工业方面比较奇怪,但是对橙子非常适合。橙子外皮一般不作食用,石蜡又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物质,不大量摄入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传闻2:给荔枝泡药水
荔枝素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的说法,是保质期较短的季节性水果。目前最常用的荔枝保鲜剂是柠檬酸和冰盐水,前者能够减少荔枝外壳表面的真菌,并让果皮处于微酸环境中,延缓其变色;后者是用低温抑制荔枝的呼吸强度,起到保鲜、延长贮藏时间的作用。这样浸泡过的荔枝保质期可延长至7~15天。
传闻3:香蕉是催熟的
乙烯(C2H4)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很少的乙烯就能让香蕉迅速成熟,而成熟中的香蕉又会不断地产生乙烯,因此熟香蕉的贮藏期很短,在远距离的运输过程中容易腐烂。为延长香蕉的保存时间,控制乙烯的浓度,国际通行做法如下图所示。
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3-2014)》,合理使用乙烯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有些人认为乙烯是一种激素,吃了用它催熟的香蕉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其实,植物生长调节剂又称为“植物外源激素”,只对植物起作用,它和动物激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作用机理也不同,对人体并不会起作用。
《标准》中部分水果的乙烯最大残留量
食品 | 苹果 | 香蕉 | 猕猴桃 | 哈密瓜 | 葡萄 | 蓝莓 |
最大残留量(mg/kg) | 5 | 2 | 2 | 1 | 1 | 20 |
看完上面关于传闻的解读,相信你对如何健康食用水果已有心得。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水果变色腐烂发生了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荔枝保鲜剂中柠檬酸的作用是_______。
(3)按照国家标准,猕猴桃中乙烯的最大残留量为______ mg/kg。
(4)香蕉采摘后,维持低温、充入CO2和使用高锰酸钾,会使乙烯的浓度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
(5)下列有关水果保鲜及食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石蜡能延长橙子的保质期
B.温度不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C.儿童性早熟跟食用催熟香蕉等水果有关
D.合规使用化学方法水果保鲜不会对人造成危害
【题目】酸、碱、盐是三类重要物质.
(1)实验室中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它的质量分数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假设水不蒸发,分析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_____.
(2)观察图片,向小试管内滴加水后,除看到氧化钙固体溶解外,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
(3)如图分别是溴化氢(HBr)和乙醇(C2H5OH)在水中的微观示意图.请你结合已有的酸、碱知识,判断溴化氢的水溶液显_____,乙醇的水溶液显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4)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指示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烧杯中溶液的pH | 1.1 | 1.2 | 1.4 | 1.6 | 2.5 | 7.0 | 11.0 | 12.0 |
①若滴加的指示剂是紫色石蕊溶液,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_____色.
②若滴加指示剂是无色酚酞溶液,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无变化.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填化学式)_____;可能有_____.
【题目】常温下,往盛放适量M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右下图横坐标x表示N物质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像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M | N | y | |
A | 水 | 氧化钙 | 溶液的温度 |
B | 水 | 氢氧化钠 | 溶液的pH |
C | 饱和氯化钠溶液 | 氯化钠 |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D | 硫酸铜溶液 | 铁粉 | 溶液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