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t1℃时,将甲、乙、丙三种固体各20克,分别加入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未溶解的固体/g | 5.4 | 0 | 2 |
(1)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t1℃时丙的溶解度为_______。
(2)图中表示固体甲的曲线是________。
(3)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
(4)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题目】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8 | 36.0 | 36.3 | 36.6 |
碳酸钠 | 12.2 | 21.8 | 39.7 | 53.2 |
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g.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_____.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如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