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哪条曲线表示的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_____

3)对比分析ab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写一条即可)_____

【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解析】

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单位时间内气压大,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②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3)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单位时间内气压大,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曲线②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说明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奥妙无穷。在一次化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1)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方案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稀盐酸,先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再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

pH逐渐变大至pH=7,最后pH7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①请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强调只有测得的pH=7,最后pH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______

②写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放热的,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方案二:

20℃时的NaOH溶液10mL于烧杯中,逐滴滴入稀盐酸,然后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一所示:

①滴加至8mL时,充分搅拌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______色,盐酸滴加至______mL时,溶液呈中性。

②继续滴加盐酸,溶液的温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是否可以用NaOH固体代替氢氧化钠溶液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放热?______(填)。

3)小强同学对方案二的实验有异议,他找到了前几天所做的实验数据记,图二是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造成两位同学所测溶液温度有差异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②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