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黑火药由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组成。爆炸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NO3+S+3CK2S+N2↑+3CO2↑。下列有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A. K2S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 N2中“2”表示两个氮原子
C. “3CO2”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
D. KNO3中K、O元素的质量比为13∶16
【答案】B
【解析】
A.硫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硫元素显-2价,故正确;
B.N2中“2”表示每个氮分子是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C.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所以“3CO2”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故正确;
D.KNO3中K、O元素的质量比为39:(16×3)=13:16,故正确。
故选:B
【题目】皮蛋又称松花蛋,因其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某兴趣小组在市场上获得了少许腌制皮蛋的原料。拿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将该固体混合物放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澄清滤液B。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A是什么?
(2)无色滤液B中的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腌制皮蛋的原料配方是少量NaCl、CaO和过量的固体混合物。
【理论推理】白色沉淀A是,请写出生成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滤液B中含有、NaOH、NaCl三种溶质。
【实验验证】为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I | 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 | ______ | 滤液B中含有、NaOH、NaCl |
II | 取少量步骤I中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 | ______ | |
III | 另取少量步骤I中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 ______ 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拓展提升】
向步骤I中加入过量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小妮同学认为若将步骤I中的溶液换为溶液,进行以上实验,最终也能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小轩同学认为向滤液B中先加入酚酞溶液,后加入过量的溶液,也能得出滤液B的溶质中含有和NaOH的结论,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
【题目】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I: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
实验Ⅱ: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稀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会儿再称量。
实验Ⅲ: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形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数据见下表:
编号 | 实验I | 实验Ⅱ | 实验Ⅲ |
反应前的质量/g | 4.8 | 112.6 | 118.4 |
反应后的质量/g | 8.0 | 112.4 | 118.4 |
(1)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2)实验Ⅱ中反应后烧杯内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减小,原因是______。
(3)这三个实验中,实验Ⅲ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______。
(4)实验I、Ⅱ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选一例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思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