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t2℃乙、丙两种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同
C.t1℃甲、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6.7%
D.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答案】C
【解析】
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低温度可使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B、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丙物质的溶解度,但两种溶液的状态、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同,故选项错误;
C、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均是20g,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6.7%,故选项正确;
D、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乙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降低温度,甲、乙物质会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应该丙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乙>甲>丙,故选项错误。故选C。
【题目】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中都用到了水,但是用水作用是不同的,将下列实验中的 B 与_____(填字母)归为一类,理由是_____。
A | B | C | D |
(2)大爱无言,温暖随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疫情。为了保证全校师生健康安全返回校园,黑龙江省侨青会联合斯迈尔生物有限公司为松雷中学捐赠了次氯酸消毒液 500 升。氯有很多化合价,+1 价氯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原子团为-1 价的次氯酸根,则次氯酸的化学式_____;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它是由 Cl2 和 NaOH 溶液反应制得,同时还会生成氯化钠和水,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题目】为分析某由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现取3份该混合物各20 g,分别缓慢加入到50 g、100 g、150 g某稀硫酸中,测得三组实验数据如表:
组别 | 第Ⅰ组 | 第Ⅱ组 | 第Ⅲ组 |
稀硫酸的质量/g | 50 | 100 | 150 |
溶解固体的质量/g | 10.0 | 16.0 | 16.0 |
根据实验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第Ⅰ组实验中反应物______________(填“氧化铜”“稀硫酸”或“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完。
(2)20 g样品中含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3)根据第Ⅰ组数据计算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题目】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为探究其成分,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
[交流讨论]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这瓶无色液体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_______,认为也不可能是硝酸,理由是______。
[作出猜想] 猜想一:该液体可能是过氧化氢溶液;
猜想二:该液体可能是稀硫酸。
[实验探究] (1)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______粉末,发现没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一不正确。
(2)为证明猜想二成立,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 | 溶液变红 |
② | 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 | _______ |
③ | 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溶液 | 产生大量气泡 |
[得出结论] 综合以上方案可知该液体是稀硫酸。
[反思交流] (1)为了防止标签受损,倾倒液体时标签应______。
(2)方案②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题目】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铁锅做饭,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性。
(2)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锰(M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 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 5%的盐酸体积相同)。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 无明显现象 |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
实验结论 | 铁、铜、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 |
写出实验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小马同学根据上述结果,为了进一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通过以上实验,也得出了与(2)相同的结论。小杨同学认为实验①~④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_____(填 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