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图所示顺序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A、B、C、D、E、F代表对应的溶液).其中E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为此,他们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E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初步判断】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原则,E溶液不可能是 (填序号).①酸;②碱;③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NaOH溶液;猜想Ⅱ:Na2CO3溶液;猜想Ⅲ:Na2SO4溶液;猜想Ⅳ: 溶液(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猜想Ⅱ”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如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方案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实验结论 | 猜想Ⅱ正确 |
【分析与推理】
①完成“实验一”后,李成同学即认为“猜想Ⅰ”正确,张平同学认为“猜想Ⅰ”不一定正确,他的理由是 .
②何刚同学认为只需要完成“实验二”即可得出“猜想Ⅱ”正确的结论,你认为该说法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③请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评价】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实验一”存在明显操作错误,该错误是 ;观察发现D、E试剂瓶的瓶塞是橡胶塞,使用橡胶塞的原因是 .
【初步判断】①
【提出猜想】NaCl
【设计并实验】有白色沉淀产生
【分析与推理】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②不合理;因NaOH溶液变质也会产生Na2CO3;③Na2CO3+BaCl2=2NaCl+BaCO3↓
【反思与评价】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碱性物质易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的产物使瓶口与塞子粘合在一起.
解析试题分析:【初步判断】根据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分析可知该药品是按照酸碱盐顺序摆放的,由于该试剂瓶左侧是碱类物质右侧是盐类物质,所以该物质的类别应该是碱或者盐类物质,因此可猜断该物质不可能为酸;
故答案为:①;
【提出猜想】由于该试剂中含有钠元素,则若为碱,则为氢氧化钠;若为盐,则可为碳酸钠或是硫酸钠或氯化钠等;
故答案为:NaCl;
【设计并实验】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因此会产生的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
故答案为:有白色沉淀产生;
【分析与推理】①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因此测得的pH>7,故无法判断是哪一种物质;
②液中含有碳酸钠时会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其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因氢氧化钠易变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所以判断该溶液是碳酸钠的溶液不妥当;
③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BaCl2=2NaCl+BaCO3↓;
故答案为: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②不合理;因NaOH溶液变质也会产生Na2CO3;③Na2CO3+BaCl2=2NaCl+BaCO3↓;
【反思与评价】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而不应该浸入待测液,否则会造成试剂的污染;
实验室盛放NaOH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碱性物质易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的产物使瓶口与塞子粘合在一起.
故答案为: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碱性物质易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的产物使瓶口与塞子粘合在一起.
考点: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题是缺失标签的实验探究题,相当于物质鉴别题,在鉴别几种物质时要从物质的不同性质入手,但试题涉及知识点多,要加强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特别注意检验溶液是否是氢氧化钠溶液,就需要排除碳酸钠对氢氧化钠的鉴定干扰,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可使碳酸根转化成沉淀,而后对溶液用酚酞试液进行检验,只要溶液此时变红,则可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
制作松花蛋的主要原料可能有生石灰、纯碱和食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确定该原料的成分,进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主要现象 | |
① | 取少量原料样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溶解 | 溶液变浑浊,且有明显放热 |
② | 静置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试剂A | 无明显变化 |
③ | 向白色固体中加入试剂B,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试剂A | 白色固体消失,有气泡产生,试剂A变浑浊 |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中,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②中,滤液中一定不存在的溶质是 ,加入过量的试剂A后,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
(3)进行操作③的目的是 ,试剂A变浑浊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通过上述实验能够确定制作松花蛋的主要原料中,一定有的物是 .
小立在家洗衣服时,发现一瓶刚过期的漂白液,对漂白液的漂白原理和该漂白液是否还有漂白作用产生了疑问。于是将其带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小组同学一起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①制取漂白液的原理:Cl2+2NaOH=NaClO+NaCl+H2O,起有效成分是NaClO;
②漂白液的漂白原理:
NaClO在空气中很快发生反应:2NaClO+H2O+CO2=Na2CO3+2HClO
生成的HClO能使有色布条(含有机色素)褪色;
③HClO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提出问题】刚过期的漂白液是否失效?
【实验探究】该小组的实验报告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适量该漂白液与烧杯中, | | 该漂白液已完全失效 |
小组同学对失效后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很感兴趣,纷纷提出猜想并作进一步探究。
【提出猜想】小立猜想有:NaCL
小英猜想有:NaCl、Na2CO3
小洁猜想有:NaCl、Na2CO3、NaOH
【设计方案】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用足量的稀盐酸就可以验证 的猜想成立。
为验证另两位同学的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 预期实验现象 | 实验目的或预期结论 |
步骤①;取少量该漂白液于试管中,加 入 ,静置,观察 | 产生白色沉淀 | 目的: |
步骤②: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观察 | | 结论: 猜想成立;否则,另一位同学猜想成立。 |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铬(Cr)是重要的金属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r,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1)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的三种可能的假设:
a.Al>Cr>Cu b.Cr>Al>Cu c.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金属 | Cr | Al | Cu |
与盐酸反应发生现象 | 气泡产生缓慢,金属逐渐溶解 | 气泡产生激烈,金属迅速溶解 | 无气泡产生,金属无变化 |
【控制实验条件】(2)打磨三种金属发生的是 变化;上述实验使用等浓度的盐酸溶液的理由是 .
【得出结论】(3)原假设中正确的是 (填假设中a,b或c).写出铬(铬与盐酸反应后显+2价)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结论应用】(4)根据探究结果,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铬,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
烧杯中装有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现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 滤液中的溶质为NaCl;
猜想2 滤液中的溶质为NaCl、CaCl2;
猜想3 滤液中的溶质为 ;
猜想4 滤液中的溶质为NaCl、CaCl2、Na2CO3;
(1)完成猜想3.
(2)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4有明显的错误,其原因是 .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滤液于试管中,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Na2CO3溶液 | (3) | 猜想2成立 |
取滤液于试管中,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 (4) | 猜想3成立 |
(5)当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溶液时,可选用下列哪些试剂除去Na2CO3杂质(多选题) .
A.稀盐酸 B.CaCl2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
丽丽的爸爸旅游归来,带回一些钟乳硒石块送给了她.丽丽和同学们想验证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于是她们将其中一块钟乳石带进实验室进行探究.
(1)请你帮助丽丽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实验操作 | 预期的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一小块钟乳石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 ,观察现象. ② ,观察现象. | 有气泡生成 | 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
(2)查阅资料得知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发生反应).上述预期的实验现象中有气泡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后,为了防止废液腐蚀下水管道或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丽丽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了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她取样测定了废液的酸碱性,你认为她选择的试剂可以是 .测试后得知该废液显酸性,则烧杯中废液的溶质是 .
(4)丽丽向烧杯中的废液里加入过量的 (填序号)能使废液呈中性,过滤后才可安全排放.
①碳酸钙 ②熟石灰 ③生石灰 ④氢氧化钠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安全 | B.化学与材料 |
重金属中毒—可喝鲜牛奶解毒 煤气泄漏—应关闭气阀、开窗通风 | 水泥、玻璃—都是无机材料 玻璃钢、铝合金—都是金属材料 |
C.化学与食品 | D.化学与健康 |
蛋白质、淀粉—用碘酒可鉴别 糖类、油脂—组成元素相同 | 缺锌—易得侏儒症 缺铁—易得贫血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