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我国古代将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赤铜矿(主要成分:Cu2O)和木炭粉为原料制得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外观似黄金),其生产流程如图1:
回答下列问题:
(1)赤铜中主要成分Cu2O的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加热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①ZnCO3ZnO+CO2↑;②2ZnO+C2Zn+CO2↑;③_____(赤铜和木炭粉反应)
(3)某兴趣小组同学对上述反应生成的气体A的成分进行研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对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与讨论)
①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
②关闭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玻璃管中的炉甘石、赤铜和木炭粉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
③欲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图3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_____.
(实验求证)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中的固体应选用_____,B中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若A中黑色固体出现了红色,B中澄清石灰水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
(实验反思)上述实验中,若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反应时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8.
(4)另一兴趣小组同学对上述反应生成的固体成分进行了研究.
①甲同学说是铜、锌合金.乙同学说可能是金.
其他的同学否定了乙同学的猜测.其理由是_____.
②为测定该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盛有20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19.8g,则: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保留0.1%)
③有的兴趣小组用图4装置测定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分液漏斗与试管间的橡胶管仅有使液体顺利下滴的作用
B.若实验中稀硫酸不足,可以拔下分液漏斗上方的橡皮塞添加
C.该测定还需要的数据是样品质量和此温度、压强下氢气的密度
D.实验结束时,需冷却至室温并将量气管缓缓下移至两侧液面相平再读数
(5)拓展延伸
①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5所示,则:
a.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
b.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c.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
d.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_____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②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提取Cu,并得到ZnSO4溶液,主要流程如图6,(已知:①反应条件已略去;②2Cu+2H2SO4+O22CuSO4+2H2O).
a.溶液A和固体C都含有_____两种元素,过程Ⅱ、Ⅲ中的分离操作是_____.
b.请写出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 2Cu2O+C4Cu+CO2↑ C 氧化铜 变浑浊 CO+CuOCu+CO2 大于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67.5% CD D 铜、锌 过滤 Zn+H2SO4═ZnSO4+H2↑
【解析】
根据化合价规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除去二氧化碳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排水法收集气体则水从长管排出;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方法解答即可。
(1)设Cu2O的铜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2x+(﹣2)=0,x=+1,故填:+1
(2)加热时,氧化亚铜与碳高温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填:2Cu2O+C4Cu+CO2↑
(3)③欲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则需要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要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则溶液需要从长管排出,故图3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 C,故填:C
[实验求证]A中黑色固体出现了红色,说明A中的固体应选用的是氧化铜,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化学方程式为 CO+CuOCu+CO2,故填:氧化铜;变浑浊;CO+CuOCu+CO2
[实验反思]
一氧化碳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4,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8,若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反应时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3:8,故填:大于
(4)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矿石中不含有金元素,故不可能生成金,故填: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②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反应前后质量差即为生成氢气的质量,即产生氢气的质量为:20g+200g﹣219.8g=0.2g
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x=6.5g
故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故填:67.5%
③用图4装置测定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时,
A.分液漏斗与试管间的橡胶管除了使液体顺利下滴的作用,还能起到密封的作用,说法错误;
B.若实验中稀硫酸不足,不可以拔下分液漏斗上方的橡皮塞添加,这样会造成装置漏气,说法错误;
C.该测定还需要的数据是样品质量和此温度、压强下氢气的密度,说法正确;
D.实验结束时,需冷却至室温并将量气管缓缓下移至两侧液面相平再读数,说法正确;故填:CD
(5)①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锌和铜排在铝的后面,不能与硝酸铝反应,只能与硝酸银反应,而且是锌先与硝酸银反应,
a.锌先参与反应,故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说法正确;
b.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说法正确;
c.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说法正确;
d.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锌剩余,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说法正确;
故说法正确的个数为4个,故填:D
②
a.溶液A是硫酸锌和硫酸铜,可能含有过量的硫酸,加入过量B(锌)反应,锌和硫酸铜反应得到铜,则固体C含有铜和过量的锌,即A、C中都含有铜、锌两种元素,过程Ⅱ、Ⅲ中分离得到的是固体和液体,该分离操作是过滤,故填:过滤
b.步骤Ⅲ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与硫酸不反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故填:Zn+H2SO4═ZnSO4+H2↑。
【题目】下水道堵塞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管道通”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化学兴趣小组对“管道通”中的物质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1)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一类的东西,常用于疏通管道。
(2)铝粉呈银白色。铝粉与强酸、强碱溶液都能迅速反应放出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热。
①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NaAlO2+3H2↑
(1)(猜想与验证)打开一盒“管道通”,内有一袋白色固体颗粒和一袋银白色粉末。
(1)猜想: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将几粒白色颗粒放在表面皿上,露置在空气中片刻。 | _____ |
②将几粒白色颗粒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 试管外壁温度升高 |
③向步骤②得到的溶液中放入一段羊毛线,加热一段时间。 | 羊毛线缩小 |
结论: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2)猜想:银白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取少量该粉末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用手触摸 试管外壁,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 | 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②取少量该粉末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_____,用手触摸 试管外壁,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 |
结论:银白色粉末为铝粉。
(应用)
(2)使用“管道通”时,先将银白色粉状固体添加入被堵塞的管道中,再加入白色固体颗粒,倒入一杯水,堵上管道口。管道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填序号)
A.管道内温度明显升高
B.产生大量气体
C.管道被疏通
(3)“管道通”内的两种物质必须密封保存,否则会发生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
【题目】小王同学为了测定某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0g该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400g澄清石灰水分四次加入,烧杯中沉淀的质量与每次加入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关系如表。请计算: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
加入澄清石灰水的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0.4 | m | 1.0 | 1.0 |
(1)表中m的值为_____。
(2)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