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蜡烛(足量)在如图甲所示密封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火,测得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蜡烛刚进入集气瓶内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B.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增加
C.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D.蜡烛熄灭后瓶内已知的气体除了CO2还有氧气
【答案】B
【解析】
A、根据图示可知,集气瓶的氧气浓度为30%,高于空气中氧气浓度,蜡烛刚进入集气瓶内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保持不变,故B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C正确;
D、根据图示可知,蜡烛熄灭后瓶内已知的气体除了CO2还有氧气,故D正确。故选B。
【题目】某兴趣小组通过镁与稀盐酸反应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镁的质量相等,镁条的形状一样,稀盐酸均过量),设计实验如表:
实验编号 | 盐酸的质量分数 | 镁的形态 | 溶液初始温度/℃ |
① | 3% | 粉末 | 30 |
② | 3% | 条状 | 20 |
③ | 6% | 粉末 | 20 |
④ | 6% | 条状 | 20 |
(1)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四组实验均以收集到250mL氢气为标准,要比较各组反应速率,则以上实验还需要测出的数据是______。
(3)实验______和______(填实验编号)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4)测定在不同时间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数据,绘制出图1,则实验②对应的曲线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5)利用图2压力传感器进行实验,得到图3锥形瓶内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发现实验测得的实际值比理论值偏大。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
【题目】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分子运动”时,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实验1中的装置A取一个60 mL的试剂瓶,盖上一个单孔塞,单孔塞中插入一根带玻璃旋塞的导气管;装置B为一段医用输液管,内置一根浸泡过酚酞试剂并干燥的棉线。用橡胶管将A、B两装置链接。装置A 中加入约20 mL浓氨水,装置B的另一端连接导气管,导气管伸入小试管中。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实验2、3、4的装置与实验1基本相同,只是根据实验需要变换了A、B装置和小试管的位置。
(实验步骤)①打开玻璃旋塞,观察现象。②将棉线润湿。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①干燥棉线没有明显变化。②湿润的棉线由a→b 逐渐匀速变红。 | 湿润的棉线由a→ b迅速变红,并且棉线变红的速率明显高于实验1 | 湿润的棉线由a→ b逐渐变红,并且棉线变红的速率明显低于实验1 装置。c→b 段棉线变红的速率比较缓慢,近b 端甚至不能变红。 | 湿润的棉线逐渐变红,并且a→b 段棉线变红的速率明显高于c→d 段棉线变红的速率 |
(1)以上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①氨气不能使干燥的酚酞变色,氨气与水共同作用能够使酚酞试剂变红;
②_____;
③_____。
(2)若要应用实验1装置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可以采取的操作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