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俗称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其化学式为,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分解成黑色固体物质、无色气体和水。这种黑色固体和无色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稀硫酸能与、
等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提出猜想)某同学对黑色固体、无色气体的成分做出了以下猜想:
①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②黑色固体为氧化铜。
(实验验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装置中,大试管的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
(1)若猜想①正确,实验过程中应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在反应完全停止加热时,针对熄灭酒精灯和把导管移出液面这两步操作,你认为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若猜想②正确,从装置中取下大试管并冷却到室温,然后向大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能看到黑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变浑浊(或产生自色沉淀) 把导管移出液面 蓝
【解析】
[实验验证]在此实验装置中,大试管的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1)若猜想①正确,实验过程中应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因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为了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2)向大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能看到黑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含有镍(Ni)、铜、铁等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决定探究Ni、Fe、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查阅资料)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并放出氢气。写出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探究实验)所用金属片均已用砂纸打磨)
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铁片表面有固体析出,铜片表面_____ | 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 |
(3)(实验反思)用镍片、硫酸亚铁溶液和_____(填化学式)溶液通过实验也能判断Fe、Ni、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题目】实验桌上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铜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现将其放入一干净的烧杯M中,加入足量的水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讨论猜想)进过分析,针对白色粉末的组成,大家提出如下猜想:
小红:氢氧化钠、硫酸钠; 小华:氢氧化钠、碳酸钠;
小明:碳酸钠、硫酸钠; 小亮: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四位同学共同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A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气泡产生 | _____的猜想不正确 |
(2)另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B中,向其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 ______ | 小亮的猜想正确 |
(3)继续向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_______ |
写出步骤(2)中所发生的一个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
实验完毕后,同学们将试管A、B中的物质倒在同一烧杯中,然后过滤,滤液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
【题目】某地区土壤的约为5,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
如下表:
作物 | 水稻 | 小麦 | 玉米 | 马铃薯 |
6~7 | 6.3~7.5 | 6~7 | 4.8~5.5 |
(1)根据上表数据,你认为这种土壤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
(2)若要想种植小麦,你认为最好选用以下_____(填序号)试剂来改良土壤。
①氢氧化钠 ②氢氧化钙 ③石灰石
(3)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施用化肥,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