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试管在制取气体的实验中有多种用法。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
(2)用B装置制取一种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相同条件下密度小于空气。请用上述装置组成一套制取并收集氨气的装置________(填字母).
【答案】铁架台 2H2O2 2H2O+O2↑或CaCO3+2HCl=CaCl2+H2O+CO2↑或Zn + H2SO4 = ZnSO4 + H2↑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离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微粒或氢离子得到电子,锌原子失去电子(与化学方程式对应) AD
【解析】
(1)仪器①的名称铁架台;
(2)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可用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药品,例如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碳酸钙与盐酸制二氧化碳,稀硫酸与锌反应制氢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反应的微观本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在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的微观本质是离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微粒;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反应的微观本质是氢离子得到电子,锌原子失去电子;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氨气极易溶于水,相同条件下密度小于空气,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组成一套制取并收集氨气的装置选用AD。
【题目】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 20 | 3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g | K2CO3 | 110 | 114 | 121 | 126 | 139 |
KNO3 | 31.6 | 45.8 | 85.5 | 110 | 169 |
A.t℃在60℃到80℃之间
B.t℃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C.将60℃时的210g KNO3饱和液降温至20℃,能析出晶体88.4g
D.两种饱和液从80℃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不含结晶水)无法比较
【题目】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入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中:
操作 |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 |||
片刻后现象 | 有少量气泡 | 无气泡 | 无气泡 | , |
几分钟后现象 | 有少量气泡 | 有大量气泡 | 无气泡 | _________________ |
(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稀盐酸反应。
(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操作 | 根据现象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 ||
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迁移)
(1)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入顺序(能与稀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稀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为_________。
(2)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铜三种金属材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