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已知某固体混合物X中,可能含有CuSO4、NaCl、NH4NO3、FeCl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欲探究其组分,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上述实验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将气体A通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____色。
(2)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固体样品X中,上述四种物质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
(4)实验证明,在溶液D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固体样品X中,仍不能确定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红 Fe(OH)3 NH4NO3、FeCl3 CuSO4 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Cl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能反应生成氯化钠
【解析】
根据题意,X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气体,说明一定含有硝酸铵,产生的气体A是氨气,得到红褐色沉淀,说明一定含有氯化铁,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可能含有氯化钠。
由分析可知(1)A是氨气,水溶液呈碱性,通入酚酞试液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沉淀C是氢氧化铁,化学式为:Fe(OH)3;
(3)一定存在的是硝酸铵和氯化铁,一定不存在硫酸铜,化学式分别为:NH4NO3、FeCl3;CuSO4;
(4)溶液D中一定存在硝酸根离子,符号为:NO3-;
(5)步骤②中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
(6)固体样品X中,仍不能确定的物质是氯化钠,因为氯化铁与氢氧化钠能反应生成氯化钠。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智慧小组同学利用该工具进行探究学习。
探究活动一:认识工具
如下图,表中标注了甲、乙、丙、丁和戊五种物质,物质的溶解性均未标明。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阴离子 阳离子 | OH- | NO3- | Cl- | SO42- | CO32- |
乙 | 丙 | ||||
甲 | 丁 | 戊 |
(1)认识符号:NO3-名称是________;
(2)写化学式:丙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物质分类:五种物质中,属于碱的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溶解能力:五种物质中,只有一种不溶于水,它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探究活动二:运用工具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碳酸钡、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定量该粉末样品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小郑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取滤渣A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硝酸,观察到滤渣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
小杨同学进一步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
针对上述实验方案中各步骤的现象,小杨同学提出下列三种不同的假设,依据每种假设中各步骤不同的实验现象,可得出不同的实验结论。
步骤一 | 步骤二 | 步骤三 | |
假设一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
无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变红 | 溶液变为无色 | |
假设三 | 无白色沉淀生成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1)依据假设一的现象,可确定原白色粉末中只含有碳酸钡、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则步骤二的现象是________;步骤三中发生的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依据假设二的现象,原白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是________。(任写一种可能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
(3)依据假设三的现象,原白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________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