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 b 的名称:b_____

2)小怡同学用装置 AD 装置组合制取氧气,然后用收集好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发现集气瓶炸裂,原因可能是_____

3)小彤同学想制取 CO2,为了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她选择最佳的发生装置是_____

【答案】长颈漏斗 集气瓶底部未留有少量的水 C

【解析】

1b为用于加入液体的长颈漏斗;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成的四氧化三铁为固体,温度较高,若直接接触瓶底,造成局部过热,引起集气瓶炸裂,若在底部加入少量的水,吸收热量,可以避免集气瓶炸裂,因此是用D收集气体时,集气瓶底部未留有少量的水;

3)若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必须能控制反应物的接触与分离,装置C中的有孔塑料板可以放置大理石,当关闭弹簧夹时,则生成气体增大,内部压强增大,液体通过有孔塑料板进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而打开弹簧夹时,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通过有孔塑料板,固液重新接触,反应发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根据题目要求,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小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他按照要求设计了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查了装置的气密性。

他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生成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理化小组在常温下利用图 1 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他们依次将两种溶液快速全部推入三孔烧瓶内,测得一段时间里瓶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 2 所示。(已知:同温同体积时,气体分子数目越多, 气体压强越大。)

1、图 2 分析可知,先推入瓶内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溶液。

②图 2 cd 线段对应的瓶内气压变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3)该理化小组还利用含有少量 CO2 CO 气体测定了某氧化铁样品中的氧化铁含量,(已知:杂质中不含铁元素),他们设计了图 3 所示的探究实验方案:

3 装置进行实验时,安全、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应为__________。(填序号)

a 通入气体 b 停止通气 c 点燃酒精喷灯 d 撤掉酒精喷灯

装置 C 中的硬质玻璃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③小燕同学对图 3 装置提出了质疑,她认为存在不足之处,并将其中的装置 D 改成了图 4 中的装置 E。请你评价图 4 装置的优点(至少答一条):_____

④若实验中所取样品为 1.00g,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了正确实验操作,充分反应后,经测定,装置 E 增重了 0.66g,由此计算该样品中氧化铁的纯度为_____(结果精确到 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