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操作设计不正确的是()
A. 蒸发食盐水 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探究燃烧的条件
【答案】B
【解析】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正确;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错误;C、一段时间后,大烧杯中的小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正确;D、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正确。故选B。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小红学碱的性质时做了如图两个实验,并把两个实验的滤液都倒入了一个烧杯中,结果烧杯中产生了少量气泡,最终还有白色沉淀生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中酚酞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中滤液的溶质除有氢氧化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物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4)小红对烧杯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小红认为除有NaCl外,还可能含有:
猜想1:还可能含有CaCl2
猜想2: 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为了验证猜想1提出方案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烧杯中的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Na2CO3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1正确 |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将足量的铜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产生气体并闻到刺激性气味,反应停止后,所得溶液呈蓝色。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和所得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
【探究活动1】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SO2;猜想二: SO2和H2。你认为猜想______ 是错误的。
【查阅资料】(1) S0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2)S02可使品红溶液的
红色褪去。(3) S02与C0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实验验证】小明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____________;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硫,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2】蓝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CuS04;猜想二:CuS04和H2S04.
【进行实验】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稀释,并分装在A、B两支试管中,然后进行下列实验,并完成如表: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 | 在试管A中加入少量的CuO粉末 |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 | 溶液中含有H2SO4 o4 |
步骤二 | 在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 _____________。 | 溶液中含有CuS04 |
【结论】通过实验,猜想二正确。
【拓展与反思】(1)根据以上探究活动,请写出铜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小华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后认为:在“探究活动2”的实验中,步骤一是多余的,足量的铜片与浓硫酸的反应停止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H2S04,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