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比较
和
的金属活动性。
B. 探究铁钉生锈时
是否参与反应
C. 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D. 测定空气中的
含量
【答案】AB
【解析】
A、锌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的前面,锌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铜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的后面,和稀盐酸不反应,控制锌、铜的质量和形状、稀盐酸的浓度相同,探究唯一变量铜和锌的活动性,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符合题意;
B、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的过程,控制相同铁钉都和蒸馏水接触,控制唯一变量氧气,和蒸馏水、氧气同时接触的铁钉生锈,和蒸馏水接触不和氧气接触的铁钉不生锈,说明铁钉生锈需要氧气,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符合题意;
C、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氧气接触,实验中铜片上的红磷和氧气接触但温度不能达到着火点,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和氧气不接触但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也不燃烧,变量不唯一,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外不能形成明显的压强差,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小明在实验室里围绕着“盐的性质”这一主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甲 乙
(1)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3)实验后,小明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提示:本题中碳酸镁视为沉淀处理)
(提出猜想)白色沉淀为:猜想Ⅰ_______;
猜想Ⅱ:Mg(OH)2和BaSO4;猜想Ⅲ:Mg(OH)2和MgCO3;
猜想Ⅳ:Mg(OH)2、MgCO3和BaSO4
小红认为猜想Ⅳ一定不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 ①若_______,猜想Ⅰ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②若_______,猜想Ⅱ成立。 ③若_______,猜想Ⅲ成立。 |
(拓展与思考)
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_______。
【题目】已知X和Y作用可生成Z:2X+Y=2Z。使不同质量的X、Y作用,生成Z,各物质质量记录如下表。若每次实验均至少有一种反应物用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编号 | X(g) | Y(g) | Z化合物(g) |
甲 | 1 | 10 | 5 |
乙 | 2 | 10 | 10 |
丙 | 3 | 10 | 12.5 |
丁 | 4 | 16 | m |
戊 | 5 | 16 | n |
A. 实验乙中,若再添加X,产生Z的质量也不会增加
B. 实验丙中,X和Y均恰好用尽
C. 实验丁中,若再添加Y,产生Z的质量会增加
D. 实验戊中,n的数值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