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上图中写出标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在进行实验时,试管内应放_______,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得到的氧气不纯,试分析其中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 (至少说出一点)对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锰酸钾易溶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4)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讨论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时,小明认为应选择右图中的装置A,小亮却认为应选择下图中的装置B。老师听取了两位同学的意见后,指出两套装置都可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但用装置B有一定的优点。请你思考后回答,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两点)
(5)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氨气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________________吸收。
(6)右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的装置。
①当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瓶内没有水,气体从_______(填“a”或“b”)处导管通入;
②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瓶内装满水,在_______ (填“a”或“b”)处导管连接一根长导管,并通入___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中,可测得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答案】 长颈漏斗 锥形瓶 过氧化氢水+氧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一团棉花 集气瓶中没装满水,留有气泡(或没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过早收集) b c d a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控制液体药品的用量 控制液体药品进j口的速度 AE 水 a a 量筒
【解析】(1)依据常见仪器的认识可知该仪器是长颈漏斗,锥形瓶;(2)双氧水分解时一般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生成水与氧气,反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在进行实验时,试管内应放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是收集好氧气的集气瓶没有盖好玻璃片,或没待气泡连续冒出就进行收集或实验时集气瓶中没有灌满水等;回收二氧化锰(锰酸钾易溶于水)的步骤是:溶解在水中,过滤后进行洗涤,最后将二氧化锰烘干;(4)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选择装置B、A都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B装置一个突出优点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且节约药品,减少酸的用量;(5)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所以只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实验室用加热氯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所以用A装置制取;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水吸收多余的氨气;(6) ①二氧化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从a端进入;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瓶内装满水,在a处导管连接一根长导管,并通入量筒中,可测得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20克假黄金置于烧杯中,用某浓度的稀盐酸50克,分5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取出固体,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各次稀盐酸用量和剩余固体质量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稀盐酸的用量/g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 | 10 | 18.375 |
2 | 10 | 16.750 |
3 | 10 | 15.125 |
4 | 10 | 13.500 |
5 | 10 | 13.500 |
(1)求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从图可知,当所用合金与稀盐酸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时,表明锌恰好完全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