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____(填“甲” 或“乙”)。
(3)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___乙(填 “>”“<”或“=”)。
(4)t2℃时,将60 g甲物质放入100 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与同温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乙)大小关系为________(填字母)。
A w(甲)< w(乙) B w(甲)> w(乙)
C w(甲)= w(乙) D 无法确定
【答案】20 乙 < B
【解析】
(1)由图可知,20℃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表明在20℃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填20。
(2)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所以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乙,故填乙。
(3)由图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t1℃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关系是甲<乙,故填<。
(4)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60g,乙的溶解度小于60g,t2℃时,将60 g甲物质放入100 g 水中充分搅拌后甲完全溶解,而t2℃时,乙的溶解度小于60g,即t2℃时,将60 g乙物质放入100 g 水中充分搅拌后乙不能完全溶解,所以t2℃时,将60 g甲物质放入100 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与同温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乙)相比,其大小关系为w(甲)> w(乙),故填B。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及实验操作如图一、图二所示:
(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的作用是_____。
(2)根据图二所示:AB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C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有__。
(3)已知氢氧化钠稀溶液的浓度和相应的pH值如下表所示:
①根据下表推断,当溶液的pH值近似为12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
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 近似pH值 |
4% | 14 |
0.4% | 13 |
12 | |
0.004% | 11 |
0.0004% | 10 |
②计算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30g浓度为3.65%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所得溶液的pH范围是_____ (填字母)。
A 10~11 B 11~12 C 12~13 D 13~14
(4)某造纸厂有10 t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3.2%的废水,现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盐酸进行处理至中性后排放,需要这种盐酸的多少吨____?(废水中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