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现有一瓶标签已破损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瓶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34g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是34.4g,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2g。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瓶内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1.6g            (2)10%

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反应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时前后质量看似不相等,是由于反应前有气体参加,或反应后有气体生成没有加进去,这题中二氧化锰在反应充当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所以最后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2g,就是二氧化锰的质量,所以反应前的总质量就是=34g+2g=36g,反应后只有34.4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质量+36g-34.4g=1.6g,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2H2O+ O2↑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与氧气的质量关系,即可算出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便可求出结果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质量为34g-(34.4g-2g)=1.6g
(2)设反应前溶液中含溶质过氧化氢质量为  
2H2O2O2↑+2H2O
68      32
      1.6g

解得g
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如图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
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氧原子与氧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实验室里,几位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
①小刚同学用浓度为15%的稀盐酸与块状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小明同学用浓度为8%的稀盐酸与块状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现小刚同学收集到相同体积二氧化碳的速度比小同学快,由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②小平同学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也能制得CO2,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小明将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他再次取敞口放置的上述两种溶液进行混合,结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可能的原因.(提示:BaCO3是白色、难溶于水)
(5)一氧化碳和氢气虽然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还原性、可燃性等,但一氧化碳却不是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来看,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6)称取5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将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气体全部被吸收),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1.76g.试计算石灰石中含有杂质的质量分数.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