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分)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用塑料吸管向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吹气,在吹气的过程中发现石灰水先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他感到很意外.小强又将纯净的CO2持续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与上次相同。
(1)小强做第二次实验的目的是                                                 
(2)小强从老师那里得知:CO2能与CaCO3和H2O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由此小强推测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3)小强还想了解Ca(HCO32的化学性质.查阅资料后得知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气体等物质.他与同学们一起对碳酸氢钙受热分解后产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生成的难溶性化合物可能是碳酸钙.经实验探究结论正确.
猜想2.放出的气体可能是O2、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探究】
小强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

操作1.加热A装置,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操作2.在a处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
结论1.碳酸氢钙分解产生的气体一定有          
结论2.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CO2
【表达交流】
交流1.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操作2实验中存在的不足是                             
交流2.小组内某同学对上述结论提出异议:
该同学的观点
你是否赞同该观点并阐述理由
该实验没有对氧气进行验证
 
“结论2”不正确
 
⑴排除其他气体的干扰。(或验证该现象只与二氧化碳有关等)(合理即可)
⑵Ca(HCO3)2能溶于水(或易溶于水)
⑶结论1.CO2(或二氧化碳)
交流1.没有检验气体的纯度或有可能发生爆炸等(根据猜想2给出的气体,合理即可)
交流2. 不赞同此观点.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若有氧气产生,实验操作2中的木条燃烧的会更旺.
赞同此观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氢原子,反应后又无氢气生成,所以应有水生成.(或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生成物中不含氢元素,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

试题分析:(1)小强做第二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其它气体或物质的干扰,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2)小强发现向石灰水中不断吹入CO2气体,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CO2先与Ca(OH)2反应生成沉淀物CaCO3,而CO2又能与CaCO3和H2O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变为澄清溶液,说明Ca(HCO3)2能溶于水;
(3)结论1:由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说明一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交流1:若猜想2成立,生成物中有CO、H2等可燃性气体,若不纯直接点燃就有可能发生爆炸;
交流2: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若有氧气产生,实验操作2中的木条会燃烧的更旺,故不赞同此观点;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Ca(HCO3)2含有Ca、H、C、O四种元素,而反应后CaCO3、CO2则只含有Ca、C、O三种元素,没有氢元素,结论2不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分)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示: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

(1)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        
(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3)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洁的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①     ,请你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②            
(5)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结论的依据: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①                                 、                 
                                          不变。
(6)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缜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结论。
(7分)请回忆“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活动与探究,并结合酸、碱、盐的性质完成下列各题。
(1)NaNO3属于       (填“酸”、“碱”或“盐”),NaNO3在水中能解离出Na+    
(2)HCl溶液和NaOH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因为生成物中有水;HCl溶液和K2CO3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因为生成物中有水和气体;AgNO3溶液和NaCl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因为生成物中有     
(3)下列几组物质混合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有     
A.NaCl溶液和KNO3溶液
B. BaCl2溶液和稀硫酸
C. NaOH溶液和K2CO3溶液
(4)有一包含有MgCl2、CaCl2和少量泥沙的粗盐,要除去其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NaCl
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粗盐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进行过滤。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进行蒸发。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步骤二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③步骤四中加入了过量的稀盐酸,无需另加试剂,只进行蒸发操作就可得到纯净的NaCl晶体,是因为                                 
(10分)燃烧是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现象,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提示:假设蜡烛中不含氧元素)
         
硫的燃烧               蜡烛的燃烧                    铁丝的燃烧
(1)上述三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填序号);
①都有光或火焰产生      ②都放热          ③生成物都为固体
④都是化合反应          ⑤都是氧化反应    ⑥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2)硫燃烧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
(3)铁丝燃烧的化学反应式为                        
(4)从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氧气在上述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原因是                                    
【提出问题1】只有氧气才能支持燃烧吗?
(提示: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
【设计实验一】向盛有Na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纯净、干燥的CO2,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时继续缓缓通入CO2,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玻璃管中有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生成。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         (“能”或“不能”)支持燃烧。
【提出问题2】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探究活动】探究黑色颗粒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猜想黑色颗粒成分可能是                 
【设计并进行实验二】

实验过程,观察到黑色颗粒逐渐减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实验二证明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   学反应式为                        。
[探究活动]探究白色物质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对白色物质的成分做出以下猜想:Ⅰ是碳酸钠;Ⅱ是氢氧化钠。
你认为猜想   (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通过实验证明,另一猜想正确。
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
【得出结论】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