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要使C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填一种即可)
(2)要除去B中的少量A,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
(3)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
【答案】降低温度 降温结晶 B>A>C
【解析】
(1)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C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2)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要除去B中的少量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3)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较小,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题目】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一种未知物质M,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 M |
反应前的质量/g | 68 | 1 | 1 | 16 |
反应后的质量/g | 4 | 45 | 37 | x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值为0
B.未知物质M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C、H、O
C.若未知物质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则其化学式为
D.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实验:将甲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为确定烧杯内物质的成分,同学们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1)实验一: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的成分是______。
(2)实验二:滤液中除了含有硫酸亚铁外,为了确定滤液中还含有哪些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 | __________ | 滤液中还含有硫酸和硫酸铜 |
(3)有同学提出滤液中硫酸铜的确定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