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t1℃时烧杯中装有 R 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某些操作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A~D四种溶液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肯定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R N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 R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___

3)要使 R 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写一种)

【答案】B D b 升高温度(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解析】

1)由AB温度降低,饱和溶液AB没有固体析出,说明R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所以B为不饱和溶液,而在恒定温度t2下,加入溶质R后达到溶液C,此时若恰好达到R溶解度,形成饱和溶液,不会有固体析出,若此时加入R的质量不足以达到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也不会有固体析出,此时却是不饱和溶液,所以C是否为饱和溶液无法判断,而C在恒温下蒸发溶剂,到溶液D时,有固体析出,说明溶剂减少,达到了饱和溶液状态,多余的R被析出,形成饱和溶液,所以D为饱和溶液,因此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只有B;由AB溶质质量不变,溶剂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从BC过程中加入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所以C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BC此时若不是饱和溶液,经过蒸发溶剂,达到饱和溶液D,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所以此时D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若C此时恰好是饱和溶液,那CD都是按照此温度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质量分数,两者溶质质量分数一样大,且都大于AB,所以溶质质量分数肯定最大只有D

故答案为:BD

2)根据由AB变化,可知R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所以曲线b符合R溶解度变化趋势;

故答案为:b

3)经过分析可知R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通过升高温度,降低溶解度的方法,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或者恒温蒸发溶剂,溶剂减少,剩余溶剂溶解溶质的质量变少,也可以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或者在温度不变情况下,增加溶质质量,达到溶剂溶解能力,变为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