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做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区别黄金和黄铜:稀盐酸 | B、除去氧气中的氢气:点燃 | C、区别硝酸铵和生石灰:水 | D、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A、根据黄铜是铜锌合金,锌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进行解答;
B、根据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进行解答;
C、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生石灰和水反应氢氧化钙放热,温度升高进行解答;
D、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氧气进行解答.
B、根据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进行解答;
C、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生石灰和水反应氢氧化钙放热,温度升高进行解答;
D、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氧气进行解答.
解答:解:A、黄铜是铜锌合金,锌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可用稀盐酸区别黄金和黄铜,故A正确;
B、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消耗了氧气,所以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氧气中的氢气,故B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生石灰和水反应氢氧化钙放热,温度升高,所以可用水区别硝酸铵和生石灰,故C正确;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氧气,所以可用二氧化锰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故D正确.
故选:B.
B、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消耗了氧气,所以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氧气中的氢气,故B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生石灰和水反应氢氧化钙放热,温度升高,所以可用水区别硝酸铵和生石灰,故C正确;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氧气,所以可用二氧化锰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节能减排,我有责任”.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节约原则的是( )
A、甲学生用白色点滴板替代试管,进行酸、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 | B、乙学生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 | C、丙学生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先点燃酒精灯,再去组装仪器 | D、丁学生做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后,把多余的金属回收 |
在下列实验方案中,均选用BaCl2 溶液做试剂,其中不合理的是( )
A、除去稀盐酸中混有的少量稀硫酸 | B、区分CO2气体和HCl气体 | C、除去NaCl中混有的杂质Na2CO3 | D、鉴别AgNO3溶液和NaCl溶液 |
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 B、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C、 探究气体的气味 | D、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
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⑤ | C、②③④ | D、①③④⑤ |
下列“课外实验”对应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说明蜡烛中含有炭黑 | B、 说明有些花的色素可做酸碱指示剂 | C、 说明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D、 说明鸡蛋壳里可能含有碳酸钙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 B、 称量NaOH固体 | C、 熄灭酒精灯 |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