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硒元素被科学家称为“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生息息相关。如图一是硒元素的相关信息:硒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核电荷数是________

2)硒元素与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制备油井长效防垢剂的原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该物质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氧化物)

3)如图二,NaMgAl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对于NaMgAl三种元素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反而越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NaMgAl三种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弱到强顺序是_________

【答案】非金属 34 Na2Se AlMgNa

【解析】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硒的偏旁是字旁,所以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所以硒元素的核电核数为34

2)硒元素与钠元素形成化合物,钠是金属元素,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硒是非金属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e,属于盐;

3NaMgAl三种元素均有三个电子层,所以都属于第三周期,对于NaMgAl三种元素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反而越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越不容易失去电子,所以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越容易失电子,则NaMgAl三种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弱到强顺序是:AlMgN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分组进行探究CO2的性质实验,他们分别发挥自己的智慧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分组实验)甲组:如图1,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软质塑料瓶中倒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_____,从而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结论。随后又向反应后的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从而又得出_____的结论。再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发现瓶子变得更瘪,对比之后可得出结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乙组:如图2甲所示,用注射器将水压入装满CO2气体并连接有压强传感器的集气瓶中,通过测定瓶内压强变化探究CO2的性质;再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两次实验中的压强变化如图2乙所示。

作图2甲实验时,小明先堵住导管,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其目的是:_____

(交流讨论)乙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你对以下走势做出合理说明。

1AB段:_____

2BC段:_____

3)乙组同学通过分析加水前后压强几乎不变,于是得出CO2难溶于水的结论。你同意吗?并说明理由:_____

4)乙组同学用浓NaOH溶液进行实验时,也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实验时压强没有下降到零,原因可能是_____

5)甲、乙两组同学都证实了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