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两个问题(夹持装置已略去)。
(1)研究燃烧的条件
【步骤1】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浸入热水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2】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A中盛有稀硫酸,B中盛有碳酸钠固体,C中盛有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1】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明显鼓起。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
实验1没有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加入药品进行了实验2。
【实验2】打开K2,关闭K1,将A中溶液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上方的导管口处,木条熄灭。上述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H2O2 2H2O + O2↑ 燃烧需要氧气 排出B中的空气 打开K1,关闭K2,气球明显鼓起。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变瘪
【解析】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1)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2)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特点分析操作目的;证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减少,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1)B中应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C管内的白磷具备燃烧的条件有:具有可燃性,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未通氧气时白磷不燃烧,通过对比探究出燃烧需要氧气的条件;
(2)进行实验2时,打开K2,关闭K1,将A中液体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上,发现木条熄灭。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若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试管内的气压会减小。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打开K1,关闭K2,气球明显鼓起。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变瘪。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工业上生产电石(CaC2)制备重要工业原料乙炔(CxHy)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碳酸钙高温分解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B、C组成的元素相同,C有毒,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反应③可推断固体D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一个乙炔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为了测定乙炔的组成,将一定量的乙炔(CxHy)完全燃烧,并将生成的气体缓缓通过下图的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再缓缓通过一段时间的N2,缓缓通过一段时间的N2的目的是__________。
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装置 | 反应前质量 | 反应后质量 |
浓硫酸 | 125.3g | 127.1g |
浓氢氧化钠溶液 | 78.2g | 87.0g |
根据实验数据推断乙炔的化学式(写出推断过程):__________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漫谈水果的保鲜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表达了诗人赞美荔枝甘美、喜爱荔枝之情。水果不仅带给我们味觉上的美好享受,更能提供丰富的营养。但是有时水果的保存也会给我们带来小小的烦恼,保存不当,水果会失水或腐烂变质。
在水果的冰点温度下储藏,能较长时间保持鲜果固有的品质和营养,这项技术叫冰温储藏。为了探究荔枝的冰温储藏(荔枝的冰点温度为-1.2℃)是否优于普通冷藏(温度通常为0~10℃)。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组实验,实验条件如表1所示。以荔枝的还原糖含量作为衡量荔枝品质变化的指标(还原糖含量越高,品质越好),每隔七天进行一次水果品质检测,实验结果见图1。
表1 实验条件
组号 | 储藏温度 | 湿度 | 备注 |
1 | -1.2℃ | 87% | 荔枝的品种、大小、成熟度、数量以及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
2 | 3℃ | 87% |
图1 还原糖含量变化
氧气的浓度也影响着水果的保鲜。在储存水果时为了抑制呼吸作用,一般要降低氧气的浓度,当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小时,呼吸作用最弱,此时对应的氧气浓度适宜水果的储存。如果降得太低,植物组织就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往往对细胞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影响蔬菜水果的保鲜。
此外,储存时还要注意有些水果不能和其他蔬果一起存放,如苹果、木瓜、香蕉等。这类水果在成熟过程中会释放“乙烯”气体,可加速水果的成熟和老化。坏掉的水果也会释放乙烯,因此在一堆水果中,如果有一颗是坏的,要尽快挑出去。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催熟水果。
(2)在文中的荔枝实验中,研究的影响水果储藏的因素是 ________。
(3)通过图1可得到的信息是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荔枝的还原糖含量在冰温储藏时始终高于普通储藏
B.氧气浓度越低越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C.普通冷藏温度指的是3℃
(5)请举出日常生活中水果保鲜的方法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