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制取烧碱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
(1)高温煅烧时,要将贝壳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
(3)若要得到的固体C是纯净的烧碱,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
【答案】使反应速度加快 漏斗 玻璃棒 加入适量纯碱溶液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解析】
碳酸钙高温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1)高温煅烧时,要将贝壳进行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将贝壳进行粉碎的目的使反应速度加快;碳酸钙高温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Ⅰ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3)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就需要在加入纯碱时,要加入适量纯碱,使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故若要得到的固体C是纯净的烧碱,需要控制的条件是加入适量纯碱溶液。蒸发结晶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题目】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图中仪器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
(2)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他使用了仪器②③④⑨,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④的活塞,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锥形瓶外壁,若导管口有____________,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 CO2, 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
(4)小王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可能含有单质碳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
实验方法 | 现象和结论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题目】如图所示,将细铁丝分别放在充满空气、氧气的集气瓶中进行实验。
实验 | Ⅰ | Ⅱ |
集气瓶中的气体 | 空气 | 氧气 |
接通电源加热后观察到的现象 | 铁丝红热,不燃烧 |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
(1)实验Ⅱ中,反应后有黑色固体生成,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接通电源后,对比Ⅰ、Ⅱ实验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