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甲、乙两名同学分别从室温的一瓶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各取出100g和80g,他们将各自所取的溶液恒温蒸发掉20g水后,经测定乙同学所剩余溶液刚好成为室温时的饱和溶液。请分析,此时甲同学所剩余溶液是( )
A. 室温的饱和溶液
B. 室温时的不饱和溶液
C. 室温时的不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
D. 室温时的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
【答案】B
【解析】
解:在温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同种溶液的饱和度是不变的,假设该题中此溶液的浓度是20%,则甲中有20g溶质,乙中有16g溶质,乙原来是80g,蒸发掉20g水刚好饱和,溶液浓度变为×100%=26.7%,A原来是100g,蒸发掉20g水后,浓度变为×100%=25%,显然小于其饱和度26.7%,所以甲同学所剩余溶液是室温时的不饱和溶液。故选B。
【题目】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A-G,所属物质类别和组成元素的种类如下表。
物质分类 | 单质 | 化合物 | ||
元素种类 | 金属 | 非金属 | 两种 | 三种 |
物质代号 | A、B | C、D | E、F | G |
其中A、B均能与C反应,A与C反应的生成物所含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2;B与C反应的生成物组成元素与E相同;C与D反应的生成物常温下为液态,其组成元素与F相同;A、B均能与G溶液反应,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均增加。请回答:
(1)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E的化学式是________;F所含的元素是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B+C________;② C+D________;③ A+G________。
【题目】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感受了化学的无穷魅力.小强在回顾整理下列实验中提炼了许多探究的方法.
实验一、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如图)
实验现象:________ .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要“观察”它的运动可以设计实验,通过宏观的现象来间接认识.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Ⅰ)、(Ⅳ)中的小花变红.
设计(Ⅱ)、(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设计分析________ (填“A”或“B”或“C”),获得结论.
A.仅一个单因素的实验B.有多种因素的对比实验C.用前面实验的生成物继续实验
实验三、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实验如下表所示)
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1 | 取两个等体积的软塑料瓶,充满二氧化碳,然后________ . | ________ |
2 | 先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 中,然后________ . | ________ |
我认为方案1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 ,方案2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 .
小结:上述三个实验告诉我们:当某些化学反应现象不明显或不足以说明问题时,要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出具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来准确推知和认识化学反应.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1)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A、B两个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加入一纯净的烧杯中(如图C所示),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
小明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
小光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
小英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H2SO4;
你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 .
(讨论)你认为 的猜想一定不合理.如果滤液为无色,还可排除 的猜想,理由是 .
(实验)若小光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下表的方案.
实验步骤 | 预想的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与试管中,滴入 | | 小光的猜想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