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和____(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编号)。
【答案】分子间有间隔 N H 7 得 C E
【解析】
(1)
①水分子和酒精分子间隔不同,混合后相互填充,溶液体积减小;
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氮气分子由氮原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氧气分子只有氧原子构成,可能含有氧原子。
(2)
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②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质子数。
(1)
①水分子和酒精分子间隔不同,混合后相互填充,溶液体积减小。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分子间有间隔。
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氮气分子由氮原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氧气分子只有氧原子构成,可能含有氧原子。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氮原子N和氢原子H。
(2)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7,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一个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②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质子数。微粒C、E的质子数相等,属于同一种元素,故填C和E。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烧杯中盛放的是_____溶液。
②曲线上坐标为(18,7)的点所表示的意义_____。
③曲线上坐标为(15,12)的点表示的溶液中的微粒有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2)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几天后发现,忘记盖上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的瓶塞,请帮助小明完成如下实验方案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 没有气体产生 | 没有变质 |
方案二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 | 已经变质 |
①你认为方案一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_____(填“是”或“否”)
②请写出方案二中的实验现象_____
③请写出方案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④若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则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_____
A 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
B 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C 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D 向溶液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
【题目】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用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涉及 种单质。
(2)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 |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
C.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 D.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 |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