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水滑石化学式为:[Mg6Al2(OH)16CO3]?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602),是环保型阻燃剂,它受热时生成4种不同的氧化物,请写出该物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在医药上,水滑石还能作为抗酸药,作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某研究型学习小组要测定一种市售的水滑石药片中水滑石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水滑石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6Al2(OH)16CO3]?4H2O+9H2SO4=6MgSO4+Al2(SO4)3+CO2↑+21H2O,药片中除了水滑石外含有一定量的辅料﹣﹣淀粉等物质。
[提出猜想]小华想将该药片放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完成测定;小明想通过水滑石与硫酸反应原理来完成测定,请你参与探究。
[设计方案]他们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
小华的方案,称取10.0g市售的水滑石药片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风橱中,充分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1g,减少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则可求的水滑石药片中水滑石的质量分数为 %。
小明的方案:
(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取10.0g市售的水滑石药片研磨成粉末,进行实验。
[说明]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B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操作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③称量F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⑥再次称量F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0.44g。
(3)问题探究
B、E装置的作用分别是 、 。若没有G装置,则测定的水滑石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不变”)。实验选用稀硫酸而不选用稀盐酸的理由是 。
(4)数据计算
根据实验数据,可求得水滑石药片中水滑石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
[方案评价]在上述实验方案中,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填小华或小明),另一个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 。
[Mg6Al2(OH)16CO3]?4H2O6MgO+Al2O3+CO2↑+12H2O;90.3;
(1)2NaOH+CO2=Na2CO3+H2O;(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偏大;用盐酸会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4)60.2;小明;“药片中除了水滑石外含有一定量的辅料﹣淀粉等物质”中的淀粉受热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而使结果偏大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方程式的写法写出水滑石分解的方程式,根据减少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利用方程式计算出水滑石的质量,再除以10.0g即可;
(1)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回答;
(3)根据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考虑;根据G装置的作用考虑实验结果偏大还是偏小;根据盐酸制取气体中混有氯化氢考虑;
(4)根据前后两次质量差为0.44g属于二氧化碳的质量通过方程式计算出水滑石的质量,再除以10.0g;根据粉末中药品在通风橱中做实验时容易逸散到空气中考虑。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滑石受热时生成4种不同的氧化物所以氧化物有:MgO、Al2O3、CO2、H2O再根据观察法进行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Mg6Al2(OH)16CO3]?4H2O6MgO+Al2O3+CO2↑+12H2O;
减少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为:10.0g﹣6.1g=3.9g,设生成3.9g二氧化碳和水需要水滑石的质量为X则:
[Mg6Al2(OH)16CO3]?4H2O6MgO+Al2O3+CO2↑+12H2O 固体质量减少量
602 260
X 3.9g
根据:
解得X=9.03g
所以水滑石药片中水滑石的质量分数为:×100%=90.3%;
(1)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的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碳酸钠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3)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G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F装置,若没有G装置,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F装置,被认为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计算出来的水滑石的质量偏大,则测定的水滑石的质量分数会偏大;用盐酸会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被误认为全部是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来的水滑石的质量偏大,则测定的水滑石的质量分数会偏大;
(4)由图示装置可知F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F装置前后两次质量差为0.44g,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0.44g,设要生成0.44g二氧化碳需要参加反应的水滑石的质量为Y则:
[Mg6Al2(OH)16CO3]?4H2O +9H2SO4=6MgSO4+Al2(SO4)3+CO2↑+21H2O
602 44
Y 0.44g
根据:
解得Y=6.02g
所以水滑石药片中水滑石的质量分数为:×100%=60.2%;
“药片中除了水滑石外含有一定量的辅料﹣淀粉等物质”中的淀粉受热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而使结果偏大,所以说小明的方案合理。
考点:考查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根据设计方案,小英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填Ⅰ或Ⅱ)
Ⅰ.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Ⅱ.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吗?
(2)大家对小英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
小斌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小亮认为溶质有两种,它们是 .
同学们根据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后,一致认为小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补填下表的空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 | 小亮的观点正确 |
方案二: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 |
(3)请你和全组同学一起分析以下问题.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df/2/vveck.png)
①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1所示.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 .
②锌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原因是 .
③通过以上分析,揭示出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某班化学实验课进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
【自制酸碱指示剂】
(1)取少量紫包菜和白菜叶剪碎后分别放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装好待用。
(2)取四支试管分别用NaOH溶液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观察到现象如图,记录如下:
| NaOH溶液 | 稀盐酸 | 苹果汁 |
紫包菜汁液 | ①绿色 | ②红色 | 红色 |
白菜汁液 | ③无色 | ④淡黄色 | 淡黄色 |
你认为两种汁液中,更适合做酸碱指示剂的是 。
(3)再用苹果汁进行相同实验,现象记录见上表.则苹果汁溶液显 性。
【酸碱盐的性质】
第一组学生进行Cu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
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微观本质上看,中和反应的实质可以用下图1表示,那么请在图2虚框中将Cu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
【废液再探究】
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化学兴趣小组对浊液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进一步探究无色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溶质除了NaCl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①:BaCl2;猜想②:Na2SO4;猜想③:NaOH;猜想④:BaCl2、NaOH;猜想:⑤Na2CO3、Na2SO4;猜想:⑥Na2SO4、NaOH;猜想:⑦Na2CO3、Na2SO4和 。
【实验探究】
(1)取样,滴加紫包菜叶汁,显绿色,小军判断一定含NaOH,小华不同意,理由是 。(2)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则猜想 一定不成立。
(3)为确定该滤液的组成,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若观察到白色沉淀,则该无色滤液的组成有 。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 温度/C | 二氧化锰的用量/g |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 反应所需的时间/s |
1 | 5 | 1 | 20 | 0.1 | 4 | 16.74 |
2 | 15 | 1 | 20 | 0.1 | 4 | 6.04 |
3 | 30 | 5 | 35 | | 2 | 49.21 |
4 | 30 | 5 | 55 | | 2 | 10.76 |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 (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催化剂?
【猜想与假设】:下面是组内两位同学所作的猜想,请你完成小华的猜想。
小芳同学:铁钉表面的铁锈(氧化铁)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小华同学:铁钉里的 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I:把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加入到装有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假设一成立 |
实验Ⅱ: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 无现象 | 假设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 |
【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I”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 。
请你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证明其中的某一点理由:
(如果可以,你将获得4分的奖励分,但卷面总分不得超过60分)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