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组合实验,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人D中。E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F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烧杯中___________(填上层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

4E处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5)写出D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H2O22H2O+O2 在热水中,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 与氧气接触 下层 二氧化碳的密度较空气大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H2CO3或碳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1)装置A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B中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故可以燃烧。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蜡烛能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E处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

5D处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碳酸钠在轻工、建材、纺织、国防、医药等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技术的发展。

(查阅资料)①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Cl2 CaC12)及不溶性杂质。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③生产原理:NaCl + NH3 + CO2+ H2O = NaHCO3↓+ NH4C1,分离得晶体 A,并使其充分受热,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④氯化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NH4Cl===NH3↑+HCl↑

⑤部分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问 题讨论)

1)溶液 A 中的溶质为 ________,流程中加入适量盐酸的作用是 ________

2)反应(2)中为提高产率,所通入气体的顺序是 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先通入 CO2 再通入 NH3 B.先通入 NH3 再通入 CO2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ACO2 BNH3 CHCl DNaOH ENa2CO3

(组成确定)

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多次充分加热,称重,质量无变化;

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 HNO3,再滴加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________(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同学们为了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假定只含一种上述杂质),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甲组:取 12.0g 纯碱样品,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直至样品中无气泡冒出。将反应所得溶液小心蒸发,并将所得物质干燥、冷却至室温称得固体质量为 13.1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乙组:取 12.0g 纯碱样品,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出反应装置 C 增重了 4.1g(所加试剂均足量,每一步都反应完全).实验结束,发现乙组测定的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

丙组:取 12.0g 的纯碱样品,完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待完全沉淀过滤、 洗涤、烘干称量固体质量,从而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同学提出意见,认为如果将氯化钙溶液换成氯化钡溶液则更好,老师认为有道理,原因是 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