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同学们用下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1)已知浓硫酸能确保进入玻璃管的二氧化碳是干燥的。实验中,玻璃管内________(填“干燥”或“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试管里澄清的石灰水会变_________。
(2)要让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停止,硬质铜丝应________(填“提起”或“按下”)。
(3)将变红的石蕊试纸从玻璃管里取出后,微热,试纸又变回紫色,涉及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湿润 浑浊 提起
【解析】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1)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湿润的石蕊试纸中含有水,通过浓硫酸干燥的二氧化碳和石蕊试纸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以使石蕊试纸变红,故实验中,玻璃管内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试管里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2)要让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停止,硬质铜丝应提起,使石灰石与盐酸分离。
(3)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变红的石蕊试纸从玻璃管里取出后,微热,试纸又变回紫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上图的A、B两套装置。
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_。
《进行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进入瓶中水的体积(mL) | 20 | 18 | 19 | 17 | 21 | 19 |
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
《实验分析》(1)红磷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弹簧夹打开的适宜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l/5,可能的原因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改进实验》
(1)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C实验装置,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小组同学设计了D实验装置,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思考:若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是否能生成碳酸氢钠(NaHCO3)?于是他们开始实验探究。(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
(提出问题)
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碳酸氢盐[如Ca(HCO3)2、Ba(HCO3)2、NaHCO3]都能溶于水
(2)Na2CO3、NaHCO3的溶液呈碱性、B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
猜想一:溶质为Na2CO3;猜想二:溶质为 NaHCO3;猜想三:溶质为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试液; | 溶液变红色 | 该溶液显碱性 |
(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_____不成立 |
(3)_____ | _____ | 猜想三成立 |
(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证明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生成了碳酸氢钠。
(拓展应用)同学们回忆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情景,结合上述知识,如果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下列哪一个图像能正确反映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_____(填字母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