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从表中查出硫(S)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填字母):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上述表中和氟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填元素符号),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容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写出一个由1、8、11号三种元素组成的碱的化学式________。
【答案】32.06 A Cl 得到 NaOH
【解析】
(1)元素周期表的元素信息图中正下方的数字就是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硫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故填32.06。
(2)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所以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填A。
(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即同一纵行,所以上述表中和氟化学性质相似的是氯元素,其元素符号为Cl,故填Cl;
氟元素与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填得到。
(4)1号元素是氢元素,8号元素是氧元素,11号是钠元素,则三种元素组成的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OH,故填NaOH。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很长一段时间铝丝表面都没有明显的现象。
[ 提出问题 ] 是什么原因导致反应现象不明显呢?
[ 查阅资料 ] 氯离子穿透铝表面致密氧化膜的能力强于硫酸根离子。
[ 猜想与假设 ]
甲:可能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有关;
乙:可能与硫酸根离子穿透氧化膜的能力有关;你认为还可能与_________有关( 写出一条即可 )。
[设计实验 ]
(1)将打磨后的等质量的铝片和铝丝分别放入等体积、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发现前者反应的速率明显比后者快,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甲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
(2)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_________(填“严谨" 或“不严谨”)的,理由是________。请写出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验证乙的猜想: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室温下,将两根相同的铝丝分别放入等体积、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和______________溶液中 | 后者铝丝表面变红明显比前者快 | 乙同学猜想正确 |
(4)若要进一步验证乙的猜想,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 | _________ | 乙同学猜想正确 |
【题目】密闭容器中有氧气、X、水和二氧化碳4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
反应前质量/g | 76.0 | 16.0 | 4.0 | 3.0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0 | 40.0 | 47.0 |
A.表中待测的值为5.0
B.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该反应中与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D.反应生成的与
的质量比为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