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黑色粉末A与白色粉末B共热后生成C和无色气体D ,其中A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将黄色固体E点燃后放在D中可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F。根据以上事实推断:
(1)写出 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D_____F_____
(2)写出E生成F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答案】二氧化锰 氧气 二氧化硫 硫+氧气二氧化硫
【解析】
(1)将黄色固体E点燃后放在D中可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F,所以D具有助燃性,D是氧气,E是硫,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所以F是二氧化硫,黑色粉末A与白色粉末B共热后生成C和氧气,A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依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可知,A是二氧化锰,B是氯酸钾,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C是氯化钾,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二氧化锰,D是O2,F是二氧化硫;
(2)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1)二氧化锰;氧气;二氧化硫;(2)硫+氧气二氧化硫.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长久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已知25g水垢与盛有过量的稀盐酸的烧杯共重100g,在电子称上混合后连续称其质量,4分钟内每一分钟读一次数.结果如下表,试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质量/g | 100g | 95g | 92g | 91.2g | 91.2g |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2)该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题目】某学习小组对CO2展开研究:
Ⅰ.CO2的制备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是为______(写化学方程式)。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一种方法是向分液漏斗中加适量水,堵住右侧导气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若观察到______,则装置不漏气。
(3)实验发现:制取CO2时,最好选用质量分数为7.5%的稀盐酸。现欲配制100g 7.5%的稀盐酸,需要37%(密度为1.18g / mL)的浓盐酸______mL(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需要水______mL(精确度同上)。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稀盐酸的质量分数______7.5%(填“>”或“=”或“<”),配制过程不需要的仪器是______。
A.酒精灯 B.量筒 C.烧杯 D.玻璃棒 E.胶头滴管 F.药匙
Ⅱ.CO2的收集
用以下三种方法收集,每种方法均做三次实验,取平均值。将C装置注射器中足量NaOH溶液注入集气瓶中,充分振荡,测集气瓶内气压。(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吸收CO2中的HCl气体,NaOH溶液可用来吸收CO2)
方法1:当B装置开始产气泡15s后,用排水法收集 CO2气体,记录集满CO2气体所要的时间为t;
方法2 :当B装置开始产气泡15s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间用方法一所用的平均时间t0;
方法3:当B装置开始产气泡15s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同时用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待木条熄灭,立即盖上玻璃片。
实验数据:
方法1 | 方法2 | 方法3 | |
瓶内初始气压(kPa) | 104.2 | 104.2 | 104.2 |
三次实验最终气压平均值(kPa) | 9.3 | 31.8 | 39.7 |
CO2纯度 | 91.1% | 69.5% | X |
数据
(4)三种方法均在15s后开始收集的原因是______。
(5)已知:CO2纯度 =,则方法3所收集CO2的纯度为______。通过对比,欲收集更高纯度的CO2,应采用______法收集。
Ⅲ.二氧化碳转化新进展
(6)利用非高热电浆体合成技术可将CO2和甲烷(CH4)反应合成乙酸(CH3CO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7)在光催化条件下,CO2和H2反应生成甲烷(C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