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水、溶液与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六个常见化学名词:乳化、溶解、煮沸、蒸馏、降温结晶、蒸发结晶。请选择适合的词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用洗洁精洗去衣服上的油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A、B两种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时溶解度相同。
②t2°C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到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乳化 煮沸 蒸发结晶 t1 20≤a<40
【解析】
(1)①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所以用洗洁精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
②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是煮沸;
③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结晶。
(2)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物质在t1℃时溶解度相同;
②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60g,4 B物质的溶解度是40g,C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20≤a<40。

【题目】维C泡腾片是-种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片状物品,其成分见图1.将它加入水中,观察到产生许多气泡(图2)。某实验小组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备选的常见气体有五种,分别是: CO2、 O2、CO、H2、N2。
(1)小明认为:不可能含有N2,依据是_____。
(2)小芳认为:不可能含有CO和H2,理由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两种气体都易燃、易爆,而且CO_____。
经过讨论,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 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 木条没有复燃 |
[结论与评价]
(3)分析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
(4)分析实验②不能确定该气体中是否含有氧气,理由是_____。
[补充探究]
(5)为了确定是否存在氧气,请补充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现象与结论 |
_____ | _____ |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 B.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 | C.电解水 | D. 等质量的块状石灰石和粉末状石灰石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
A.AB.BC.CD.D
【题目】小兵和小东是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单质碳能够在高温时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得到金属单质。于是,他们用木炭与CuO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这次活动,并解决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木炭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单质铜外,另一种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是CO;猜想二:可能是CO2。
(设计实验方案)
(1)检验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了检验CO,他们设计的方案是: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后经充分研究,认为此方案不能说明问题,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他们在互联网上收集到这样一条信息: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和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溶液中制成的试纸遇CO立即变成蓝色,而遇CO2不变色。
(实验与结论)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边的表格。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 有金属铜生成 |
B中黄色试纸没有变蓝 | 没有______生成 |
C中_________ | 有CO2生成 |
(反思与评价)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
(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2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择_______(填序号)的比例。
A 38:3 B 40:3 C 42:3
你这样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