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H2O | O2 | W | CO2 | |
反应前(克) | 2 | 40 | 16 | 0 |
反应后(克) | 20 | 16 | 0 | x |
A.x的值为44
B.密闭容器内发生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C.W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W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答案】D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40+16+0=20+16+0+x,x=22。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由题中数据可知,H2O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0g-2g=18g,O2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40g-16g=24g,W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6g,CO2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2g,该反应为:O2+W=CO2+H2O。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40+16+0=20+16+0+x,x=22,此选项错误;
B. 该反应为:O2+W=CO2+H2O,该反应不是分解反应,此选项错误;
C. 2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2g×=6g,18gH2O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8g×=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W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6g+2g=8g<16g,所以W中含有氧元素,W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此选项错误;
D. W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g:2g=3:1,此选项正确。
故选D。
【题目】分类、类比是初种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下列实验都由于压强的改变而观察到一些明显的实验现象,请从引起压强改变的原理角度,将下列实验平均分成两类,则实验 __________ (填字母)分为一类,依据是__________。
A液面下导管口产生气泡 | B液面下导管口产生气泡 | C混合后气球变大 | D气球变大 |
(2)许多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髙低有关系,如氯化铁、氯化亚铁,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2价。汞元素的化合价有+2价、+ 1价两种,由此推断氧元素和+1价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其化学式为_________。
【题目】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学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的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把一颗绿豆大的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稀溶液中,并未观察到红色固体、而是看到了蓝色絮状沉淀产生。为此,他们开展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钠是一种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能跟氧气反应,还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做出猜想)
猜想1: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碱,生成的碱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猜想2: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碱,生成的碱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进行实验)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解释 |
实验一 | 用小刀切一颗绿豆大的金属钠投入到装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 | 金属钠漂浮于水面上并迅速移动,伴有嘶嘶的响声及白雾。不规则钠慢慢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随后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将盛满水的试管倒扣在金属钠上,收集到一种气体,点燃时产生轻微的爆鸣声 | ①金属钠的密度比水的 ______ 填“大”或“小” ②反应放热,金属钠的熔点 ______ 填“高”或“低” ③生成了氢气 |
实验二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④反应后的溶液呈 ______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⑤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
实验三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 试管中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 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实验结论)猜想1成立。
(拓展思考)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其目的是隔绝______。
【题目】已知烧杯中装有100g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其中含氯化铜8.1g。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氧化铜,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氧化铜的质量关系如下表。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加入氧化铜的质量(克) | 0 | 2 | 4 | 6 | 8 | 10 |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克) | 100 | 102 | 104 | 106 | 108 | 108 |
请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