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氦原子_____;
(2)2个镁离子_____;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_____;
(4)碳可以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C+2H2SO4(浓)CO2+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_____。
(5)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从图中可知:以上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用化学式表示)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2He 2Mg2+ H2 SO2 N2 2NO+2CO2CO2+N2
【解析】
(1)两个氦原子就是在氦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可表示为:2He;
(2)2个镁离子就是在镁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2,可表示为:2Mg2+;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分子,可表示为:H2;
(4)C+2H2SO4(浓)CO2+2X+2H2O,反应前含有1个C原子,4个H原子,2个S原子,8个O原子,反应后含有1个C原子,4个O原子,4个H原子,故2X中含有2个S原子,4个O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SO2;
(5)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丁,是氮气,可表示为:N2;
该反应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
【题目】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_____。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 乙组 | |
实验装置(如图) | ||
实验现象 | ①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_____ (填“向左”、“向右”或不”,下同)偏转 | 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_____偏转。 |
实验结论 | 猜想1正确 | ③猜想2正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反思评价)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甲组实验方案不合理。
(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容器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质量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变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气球膨胀产生的浮力干扰了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改进装置后同学们再次进行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
(拓展应用)硝酸铵(NH4NO3)固体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不同的分解反应,则下列各物质中不可能是该反应产物的是_____(填序号)。
A.NH3 B.H2O C.SO2 D.N2
【题目】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及鉴别是中学化学重要的研究内容。
(1)课堂上在完成“利用氯化钡溶液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实验后,对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Ⅰ.溶质为氯化钠;Ⅱ.溶质为氯化钡和氯化钠;Ⅲ.溶质为_____。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与解释 |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_____溶液(填化学式)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I正确 |
_____ | 猜想Ⅱ正确,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
有气泡产生 | 猜想Ⅲ正确 |
(2)同学们在实验操作训练中,利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A,B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然后对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①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的物质是什么?_____
②小明取废液,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为了证明溶质成分,还需要补做的实验是什么?_____(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3)将足量石灰石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