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①与微粒②化学性质相同
B.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C.微粒③最外层的电子,一定比最里层的任何一个电子能量高
D.微粒④所表示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答案】C
【解析】
A、①表示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4,容易得电子,②表示的微粒是①得1个电子后的离子,最外层已经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因此,微粒①与微粒②化学性质不相同,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可知,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根据一般来说,外层的能量比内层高可知,微粒③最外层的电子,一定比最里层的任何一个电子能量高,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微粒④所表示的是镁离子,它得到两个电子变为镁原子,镁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根据原子的电子层数=元素所在周期数可知,镁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题目】课本第二单元课后作业中有“寻找新的催化剂”的探究内容,某中学探究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
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B试管中加入ag红砖粉末(如图所示)。然后分别在A、 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
Ⅱ.待B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的小木条均复燃 |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 | 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
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红砖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且 |
(实验结论)
(1)实验I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实验Ⅱ、Ⅲ证明:红砖粉末的______和__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
(3)通过实验I-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4)过氧化氢在红砖粉末催化条件下分解放出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实验评价)
(5)设计实验IV的目的是__________。
(6)若通过实验Ⅳ得出结论: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没有二氧化锰粉末好,那么实验Ⅳ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且________。
(实验拓展)
査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溶液、猪肝、马铃薯、水泥块等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若用水泥块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可以通过改变水泥块的_______提高反应速率。
【题目】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解铬与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1)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
(2)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3)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
实验方案 | |||
实验现象 |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 | a |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
结论 |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 b |
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 |
(回答问题)
(1)上表空白处,请填写合适内容:a_____ b_____ c_____
(2)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的相对强弱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___。
(5)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试剂或药品,两两反应进行实验,就可以比较得出三种金属的强弱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_____ (写出一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