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同规格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在完成操作Ⅰ之前,必须加入的X物质是_____.
(2)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该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填序号).
(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①的有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操作Ⅱ完成后产生的沉淀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5)在蒸发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 外还可采取_____等措施.
(6)判断加入的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___.
(7)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
【答案】水 过滤 D MgCl2+2NaOH═Mg(OH)2↓+2NaCl Mg(OH)2 CaCO3 间歇加热 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大于
【解析】
过滤能够把液体和固体分离;
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1)在完成操作Ⅰ之前,必须加入的X物质是水.
故填:水.
(2)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D.
故填:过滤;D.
(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故填:MgCl2+2NaOH═Mg(OH)2↓+2NaCl.
(4)操作Ⅱ完成后产生的沉淀物的化学式是Mg(OH)2、CaCO3.
故填:Mg(OH)2;CaCO3.
(5)在蒸发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 外还可采取等措施间歇加热.
故填:间歇加热.
(6)判断加入的盐酸“适量”的方法是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故填: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7)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这是因为反应生成了氯化钠.
故填:大于.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内容 装置 | I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II验证使石蕊变色的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 |
①将胶头滴管内吸入约2mL冷水,在分液漏斗内放入约20mL开水。 ②在A管中装入一小块白磷。并塞进橡胶塞。 ③将冷水和开水分别放入A、B支管内。 ④倾斜Y型管,将B中开水倒入A中。 ⑤再次倾斜Y型管,将A中热水(约90℃)倒入B中。 | ①在Y型管的A管中装入用石蕊浸泡的干燥的紫色小花 ②在Y型管的B管中加入适量碳酸钠。 ③将胶头滴管内吸入蒸馏水,塞进橡胶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稀硫酸。 ④…… |
(1)实验I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I中能证明燃烧可燃物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
(3)实验II中B管内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实验II中步骤④的具体操作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