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
(2)t2℃时,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35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g。
(3)将t3℃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或“>”符号连接)。
(4)将甲溶液由A点转变为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填一种即可)。
(5)如图,将放有固体X的试管放入烧杯中,然后向试管内加入液体Y,一段时间后丙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对应的X和Y物质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和水
B.镁条和稀盐酸
C.硝酸铵和水
D.氢氧化钠和水
【答案】 丙 80 丙> 乙= 甲 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BD
【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解答;
(2)根据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解答;
(3)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分析解答;
(4)根据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解答;
(5)根据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解答。
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丙;
(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即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甲物质。那么在5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物质。故t2℃时,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35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80g;
(3)据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甲物质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乙有晶体析出,而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此时甲、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丙无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t3℃时丙物质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1℃时甲、乙溶质质量分数。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丙> 乙= 甲;
(4)将甲溶液由A点转变为B点,是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5)由于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题意可知,一段时间后丙溶液中有固体析出,说明此时溶液温度升高,丙物质溶解度减小。进而说明固体X与Y混合后放出热量。A中氯化钠和水温度不变;B中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温度升高,符号要求;C中硝酸铵遇水温度降低;D中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符号要求。故填:BD。
【题目】工业上,常采用“盐硝联产工艺”生产高纯度食盐,还可以制得硫酸钠。卤水中主要含有NaCl,还含有少量Na2SO4、CaSO4、MgSO4、CaCl2、MgCl2、FeCl3,用火碱和烟道气中的CO2为原料净化卤水,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1)反应器1中主要除去的离子是_____(填符号)。
(2)烟道气通入反应器2前要脱硫,是为了除去有害气体_____ (填化学式)。反应器2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写一个)。
(3)下表为NaCl和Na2SO4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32.4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溶解度/g | 35.7 | 35.8 | 36.0 | 36.3 | 36.4 | 36.6 | 37.0 | 37.3 | 37.8 | 38.4 | 39.0 | 39.8 |
4.9 | 9.1 | 19.5 | 40.8 | 52.0 | 48.8 | 46.2 | 45.3 | 44.3 | 43.7 | 42.7 | 42.5 |
从析盐罐中排出的溶液a,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每10g水中含有NaCl约_____g.为提高Na2SO4纯度,析硝罐中析出Na2SO4,需采用_____ (填“升温”或“降温”)结晶方法。
【题目】小明在实验室里进行以下实验:他首先取溶质质量分数为30%、密度为1.15gmL﹣1的较浓盐酸40mL与46g蒸馏水混合配制稀盐酸,再跟石灰石反应制得气体,将此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但一直未见浑浊出现。为此,小明请教老师,老师建议他为弄明原因进行实验探究。下面是他探究的过程,请你帮他填答补充完整。
(提出问题)为什么制得的气体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假设)猜想一:盐酸浓度仍过大,气体中有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猜想二:澄清石灰水已经完全变质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将所得气体通入稀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 | ______ | 猜想一正确 化学方程式______ |
②吸取少量所用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滴加_____,振荡。 | 溶液变红色 | 猜想二不正确 |
(分析结论)原来所配盐酸浓度达_____,应当将其再进行稀释。
(反思拓展)①小明的实验证明了澄清石灰水没有完全变质,但是并不能说明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理由是_____。
②若除掉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选择的最佳试剂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水
c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题目】某化学小组对石灰石灼烧后得到的固体进行相关探究。
成分分析
(1)检验灼烧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
①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判断:石灰石灼烧后固体中含有CaO,判断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取灼烧后固体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澄清的液体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 | 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色 | 反应后生成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2)检验灼烧后固体中是否含有CaCO3
向盛有灼烧后固体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_____。
数据分析
用反应前后质量差计算灼烧后固体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化学小组设计以下两个实验方案,方案中反应前后质量差分别用m1与m2表示。(两方案中实验操作误差忽略不计,取用的灼烧后固体成分均匀、质量相等,固体中除CaO、CaCO3其余成分均不发生反应,所用稀盐酸经估算确保足量)
实验方案 | 数据测量 | 数据处理 | |
反应前 | 反应后 | 反应前后质量差 | |
方案一:取灼烧后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不再产生气泡 | 灼烧后固体的质量、所用稀盐酸质量 |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 | m1 |
方案二:取灼烧后固体继续灼烧,至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 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m2 |
结合信息,比较m1与m2的关系。请写出两种不同猜想并分别说明理由。
猜想1及理由:_____。
猜想2及理由:_____。
经分析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计算……
拓展研究
如图的酒精灯和酒精喷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灯是玻璃仪器,火焰温度通常可达300~500℃,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_____,采用此方法灭火的原理是_____。
(2)酒精喷灯一般是铜质仪器,火焰温度通常可达800﹣1000℃.使用酒精喷灯时应先向引火碗内注入容量的酒精,用火柴将引火碗内酒精点燃,点燃引火碗内酒精的目的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