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a=56%
B.b=6%
C.c=17%
D.d=8%
【答案】A
【解析】
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14%,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6%,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8%: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甲的质量分数应减少14%,则a=70%-14%=56%,选项正确;
B、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b=8%,选项错误;
C、生成的丙和参加反应乙质量比为34%: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丙的质量分数应增加17%,则c=6%+17%=23%,选项错误;
D、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d=10%,选项错误。
故选:A。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水、溶液与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六个常见化学名词:乳化、溶解、煮沸、蒸馏、降温结晶、蒸发结晶。请选择适合的词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用洗洁精洗去衣服上的油污________________。
②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A. B两种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C时溶解度相同。
②t2°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③t2°C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3)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以下是栽培绿叶菜营养液配方。
肥料成分 | 硝酸钙 | 硝酸钾 | 磷酸二氢钠 | 硫酸镁 | 硫酸铵 |
用量(毫克/升) | 1260 | 255 | 350 | 537 | 235 |
①该营养液中存在的铵根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
②某硫酸铵溶液pH=4.5,则硫酸铵溶液显_____________ (填“酸性”、 “碱性”或“中性”) 。
③已知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
④若在实验里配制10升该营养液,需要称取的硫酸镁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亳克。
【题目】同学们对“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做出猜想] Ⅰ.与盐酸的浓度有关Ⅱ .与____________有关Ⅲ.与金属的种类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金属 | 盐酸的质量分数% | 温度℃ | 金属丝消失的时间s |
① | 铝丝 | 5 | 20 | 450 |
② | 铝丝 | 8 | 20 | t |
③ | 铝丝 | 10 | 20 | 240 |
④ | 铝丝 | 10 | 30 | 65 |
⑤ | 铁片 | 10 | 30 | 125 |
[解释与结论]
(1)补充猜想: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_有关。
(2)铝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①③可知,猜想1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在实验②中,铝丝消失的时间(用t表示)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④⑤并不能证明“猜想与假设Ⅲ”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