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5.6 g含有一种杂质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0.21 g氢气,则该铁粉中混入杂质是___________ 。把这种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净,滴入稀硫酸,如果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如果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铝;AlNO33FeNO32 FeAg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5.6g铁粉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为0.2g,0.2g<0.21 g则混合物中的另一种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必然要大于0.21 g,则该铁粉中混入杂质是铝;如果无气泡产生,说明和铝都无剩余,则滤液中一定含有溶质是硝酸铝和硝酸亚铁;若有气泡产生,说明金属铁或铝或两者都有剩余,金属铝优先硝酸银发生反应,则铝可能有剩余,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能制氧气的呼吸面具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1)呼吸面具中制取氧气的主要原料是固体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钠分别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都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2Na2O2 2H2O 4NaOH O2

②2Na2O2 +2CO2 2Na2CO3 O2

(2)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

Na2CO3+ CaCl2 CaCO3 + 2NaCl

同学们对用过一段时间后的面具中的固体成分产生兴趣。

[猜想与假设]

固体可能为:①Na2CO3;②NaOH和Na2CO3;③Na2O2和Na2CO3;④

为了确定用过一段时间后呼吸面具中的成分,该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的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Ⅰ: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看到 ,证明固体中有Na2O2

实验Ⅱ: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2CO3

实验Ⅲ: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再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若溶液变成 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OH。

[反思与评价]

通过上述实验,有些同学认为其中有些不妥的结论。

(1)有些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Ⅱ并不能确定固体中含有Na2CO3。如何改进此实验?

(2)还有些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Ⅲ也不能证明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其原因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