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取一定量氯化镁溶液于烧杯中,将100g的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五次加入烧杯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中的溶液和沉淀进行了多次过滤并称量。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沉淀总质量/g | 2.9 | 5.8 | 8.7 | 11.6 | 11.6 |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第_____次加完氢氧化钠溶液时,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g。
(2)恰好完全反应时,称量所得氯化钠溶液质量为168.4g,则原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4 11.6 19%
【解析】
解:根据前四次都是每次增加2.9g的沉淀,而第五次沉淀不再增加,所以第四次完全反应,此时生成沉淀总质量为 11.6g;
设原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则氯化镁溶液的质量为168.4g+11.6g﹣80g=100g
x=19%。
【题目】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所用的氧气从空气中获得的方法是______。空气中的氧气按体积计算,大约是空气总体积的。氢气可用天然气制取,这种方法制取的氢气中往往混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为了证明混合气体中H2、CO2、CO三种气体都存在,一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以下实验。
(阅读提示)
①实验前,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
②实验过程中的尾气已处理。
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吸水后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2)C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E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_____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证明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5)另一小组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把其中的E装置换成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仿照上述实验过程,通过定量的方法确定一氧化碳存在,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注:反应生成的水蒸气被D装置完全吸收,不考虑其他水蒸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前C装置玻璃管内固体总质量/g | m1 |
实验后C装置玻璃管内固体总质量/g | m2 |
实验前D装置总质量/g | n1 |
实验后D装置总质量/g | n2 |
利用如表数据,计算出能证明CO存在的质量关系是______。(用m1、m2、n1、n2表示)
【题目】(1)水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①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一般可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②可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下表是KNO3和Ca(OH)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有关问题: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0 |
Ca(OH)2 | 0.19 | 0.17 | 0.16 | 0.14 | 0.13 | 0.11 |
①两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
②60℃时,按图示操作:
A中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C中析出固体的质量是_____g。
③如图,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此时试管中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