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连接装置后观察到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小片乳一钢片灯泡发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实质是锌原子把电子转移给了氢离子,被转移的电子沿导线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B.小灯泡发光证明化学反应可以产生电能
C.把图中的烧杯和所装稀硫酸溶液改为一个成熟的西红柿或柠檬等有酸味的果汁,将锌片和铜片平行插入其中,小灯泡也可能发光
D.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连接导线后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
【答案】D
【解析】
A、该反应的实质是锌原子失电子,把电子转移给了氢离子,被转移的电子沿导线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小灯泡发光证明化学反应可以产生电能;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把图中的烧杯和所装稀硫酸溶液改为一个成熟的西红柿或柠檬等有酸味的果汁,将锌片和铜片平行插入其中,小灯泡也可能发光;因为成熟的西红柿或柠檬等有酸味的果汁都显酸性,能与锌片反应,产生电流;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连接导线后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和产物,两同学分别用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甲实验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乙实验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乙实验中烧杯内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棉花逐渐变红色,则可说明反应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__;相对于甲实验来说,乙实验的优点有(写一条)_______________。
(二)将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K2CO3溶液显碱性; BaCl2、 KCl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溶质是KCl;
猜想2:滤液溶质是_______________。
猜想3:滤液溶质是KCl和K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 无明显现象 | ①猜想_________不成立 |
② 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K2CO3溶液 | ______________ | ②猜想2成立。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
[问题讨论]小丽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改用AgNO3溶液,你认为小丽同学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实验结束后,组内同学认为K2CO3是盐而其水溶液却显碱性,这可能与它的构成微粒有关,微粒符号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