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和碱的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为了对废液进行处理再排放,需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于是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空格内容。
(查阅资料)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了如下猜想
猜想1:;
猜想2:和_____;
猜想3:和;
猜想4;、和NaOH
(交流讨论)小强同学认为猜想4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设计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一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锌粒 | _____ | 猜想3正确 |
方案二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请写出方案一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反思与评价)
(1)小昊同学认为上述方案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
(2)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
【答案】NaOH 和NaOH能发生反应,二者不能共存 有气泡产生 二 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无法判断是否含有硫酸 反应物是否过量
【解析】
[提出猜想]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硫酸钠;
当硫酸剩余时,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
当氢氧化钠有剩余时,溶质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故填:NaOH;
[交流讨论]
因为氢氧化钠与硫酸能发生反应,二者不能共存,所以猜想4是错误的;故填:和NaOH能发生反应,二者不能共存;
[进行实验]
若猜想3成立,即溶液中含有硫酸,加入锌粒后,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所以实验中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填:有气泡产生;;
[反思与评价]
(1)氯化钡中的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硫酸和硫酸钠均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钠,无法判断是否存在硫酸,所以方案二不合理;故填:二;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无法判断是否含有硫酸;
(2)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故填:反应物是否过量。
【题目】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__________。
(2)在氧气、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_________。
(3)下表列出了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符号 | C | O | Mg | Cl |
原子结构示意图 |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为_________
②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由镁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题目】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I.分别取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 试管A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
III.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________________、称量,所得固体质仍为。 | |
IV.分别量取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实验结论)
(1)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实验I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________和___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氧化铁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评价)
(4)若实验IV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
(5)查阅资料得知,、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E使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应该选择(填编号)___________,
A蜡烛 B红磷 C铁粉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分组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 20 | 21 | 19 | 20 | 22 | 15 |
从表中的数据分析来看:误差较大的是第_________组,造成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是(答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