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结合下表给出的和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5 | |
35.7 | 36.0 | 35.6 | 37.3 | 38.4 | 33.8 |
(1)20℃时,将40g ,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2)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_____;
(3)将90g 和30g组成的混合物放入100g60℃的水中充分搅拌,当温度降低到20℃时,发现有较多固体析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析出的固体是 B 剩余的母液中含有和两种溶质
【答案】131.6 氯化钠 AB
【解析】
(1)20℃时,100g水中只能溶解31.6g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31.6g=131.6g;
(2)20℃~100℃,比较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差值,氯化钠比硝酸钾小;
(3)将90g 和30g组成的混合物放入100g60℃的水中充分搅拌,当温度降低到20℃,20℃时,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31.6g硝酸钾和36g的氯化钠,所以氯化钠没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析出晶体后溶液中还有31.6g,剩余的母液中含有 和 两种溶质。
(1)20℃时,100g水中只能溶解31.6g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31.6g=131.6g;
(2)20℃~100℃,比较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差值,氯化钠比硝酸钾小,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氯化钠;
(3)将90g 和30g组成的混合物放入100g60℃的水中充分搅拌,当温度降低到20℃,20℃时,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31.6g硝酸钾和36g的氯化钠,所以氯化钠没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析出晶体后溶液中还有31.6g,剩余的母液中含有 和 两种溶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题目】课堂上,老师取20g蔗糖放入小烧杯中,加少量水使它润湿,注入10mL浓硫酸,搅拌,同学们看到蔗糖先变黑后“发酵”形成“黑面包”,同时还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判断黑色固体是碳,原因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形成“黑面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展了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大量气体使黑色固体膨胀.
(查阅资料)
Ⅰ.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有SO2、CO2两种气体.
Ⅱ.SO2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也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Ⅲ.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
(实验探究)
为验证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如图实验:
(事实与结论)
(1)请将能得出对应结论的实验现象填入表中.
验证气体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SO2 | _________ | 有SO2产生 |
CO2 | _________ | 有CO2产生 |
(2)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产生大量的SO2和CO2,使黑色固体膨胀,形成“黑面包”,猜想成立.
(反思与交流)
(1)小明同学提出,因老师的演示实验没有进行加热,所以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无意义,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说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看到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请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D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E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