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乙、丙、丁分别属于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类无机化合物,M与甲同类,他们之间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

1)若甲为CaCO3,则丁的化合物类别是______,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若丙为CaCO3,则M的化学式是_______,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答案】 H2O+CaO=Ca(OH)2 H2O CO2+Ca(OH)2=CaCO3+H2O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

1)若甲是碳酸钙,甲能与丁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丁可能是酸溶液,例如盐酸;乙能与丁反应,能生成丙,丙也能与丁反应,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乙可能氧化钙,丙是氢氧化钙,M是氯化钙。将猜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2)若丙为CaCO3,丙与丁能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丁可能是酸溶液,例如盐酸;乙能与丁(酸溶液)反应,能生成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和酸反应生成水,所以乙可能氢氧化钙,乙、丙、甲都能生成M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甲可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能与酸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M是水。将猜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若甲为CaCO3,则丁的化合物类别是酸,乙丙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是H2O+CaO=Ca(OH)2

2)若丙为CaCO3,则M的化学式是H2O,乙丙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或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Ca(OH)2+Na2CO3=CaCO3↓+2NaO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小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

实验():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 1 秒后取出;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③用火柴去点白烟;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⑤熄灭蜡烛;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参看(2)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__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①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___(”)

②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三层。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填字母)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温度最高。

③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___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

④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

实验():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小明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

小刚猜想白烟是石蜡燃烧产生的水蒸气;

小亮猜想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

(收集证据)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和汽化。二氧化碳是无色的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探究)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___的假设;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实际上由于二氧化碳是一种___,就可以直接排除该假设的可能性。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罩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小刚得出结论:白烟不是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___性,这为___的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___的假设,因为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